私家驾校练车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考到驾照和开车上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7月13日一拿到驾照,Y先生就变身“教练”,给我制定了严格的练车计划:每天练车一个小时,设定四个阶段性任务:第一步:沿紫荆山路练两天;第二步:练两天金水路,跑两趟家到河职的线路;第三步:从家到新田城,主要练陇海高架;第四步:跑一趟高速。所有这些计划要在他7月24日出差前完成。

当他的角色从老公转为教练,他就立马露出了“狰狞面目”,铁面无私。

“你这么慢,别人当然要跑到你前面,这样你就更危险啦!......”

“压线啦!压线啦!”

“小心行人!差一点你就撞上他了!”

“你躲什么?让他超,让他随便撞,你别躲,别变道!你变道撞了别人,就是你的责任了!”

说好的赏识教育呢!当然这样的时候也有。在我表现好的时候,他也会露出老师模样的慈祥微笑,“嗯,开得不赖嘛!今天进步很大!开得很稳......”

回顾这几天“私家驾校”超级VIP练车的几天里,7月13日下午是最胆战心惊的。那是我第一次上路,我用生命演绎什么叫“礼让三先”。一看到对面来车,我就想往右让;后面一有车超过我,我就不由自主地往左拐。可是两边那么多汽车,还有随时可能冲过来的电动车,自行车......他们谁都比我厉害,我哪个都惹不起,但是最悲哀的是——我哪个也“躲”不起!硬着头皮,咬着嘴唇往前开吧,还总有车要跑到我前面去!各行其道,为啥乱变道!!

最震撼的是7月21日上高速的那一天。Y教练让我必须把速度开到100,我紧张得觉得心都到嗓子眼了,双手使劲儿抓着方向盘,很担心我会不会把方向盘拔下来。往返两百公里之后,Y教练说:“你可以毕业啦!”

感谢教练指导有方!教练在培训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任务型教学,帮助学生规划学习目标,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反复练习,适时加入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学生感激不尽!以后会牢记教练的谆谆教诲,不断努力,早日实现独立上路的目标!

【几点感受】

1.为什么要当高龄驾驶员?

蔡康永有一段鸡汤: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当然我的动机没有这么鸡汤,只是不希望女儿们说:妈妈好笨!

2.“感同身受”分为两种层次:

1)“感动深受”是个伪命题。不要奢求别人会对你感同身受,再亲密的爱人也不是你,也很难体会到你无与伦比的恐惧和紧张,所以所有的困难都要靠自己慢慢地调整,慢慢地改变;

2)“感同身受”是在自己经历困难后,对深处不同境遇的他人的理解。开始开车后,我骑自行车的时候再也不闯红灯了。记得芳芳以前说我骑车太快,对别人会造成心里上的威胁,现在我深切地理解这番话的含义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相互帮助相互取暖,更多地“感同身受”地理解别人,但不要对别人有太多苛求,也许会更和谐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