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棍节到双11,一个节日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中空的竹子,遇到不通的地方,叫竹节。

平淡的日子,过到所有人都绕不过去的一天,就成了“节”。

一个节日的诞生

1993年,南京大学“名草无主”寝室四个大四学生每晚举行“卧谈”,一段时间卧谈的主题都是讨论如何摆脱光棍状态,卧谈中创想出了以即将到来的11月11日作为“光棍节”来组织个活动。

光棍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上面这个说法是广为接受的一种。被视作光棍节的滥觞。

这一年,马云还在当英语老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大三学生张勇,目标是进入外资银行,从外滩的某幢金融大楼俯瞰黄浦江是他所在学校里很多人的梦想。

中国电商的诸多大佬们那个时候很多还在读书,文科生课余学学编程;要么就在美国硅谷的500强里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业余时间把豪宅的花园开辟成菜园。

即便在华尔街,金融高管杰夫·贝索斯也要到一年之后才会面临年薪百万和辞职做亚马逊的两难选择。

光棍节诞生了。电商的世界,混沌未开。


一个节日的诞生

电子商务最开始的形态就是B2C的,亚马逊一开始是卖书的。卓越、当当一开始也是卖书的,甚至京东当年也卖过书。卖书,一直都是B2C地卖。

但是已经在C2C领域把eBay赶出中国的阿里巴巴,直到2008年才真正意义上开始B2C业务。

淘宝在B2C上的努力一波三折。2008年4月,淘宝网成立了独立运营的商城事业部,但当时人手紧缺,很多人并不看好它的未来。

时任淘宝网CFO兼COO的张勇主动请缨做淘宝商城,他决定直接来管这块处在困境中的B2C业务。

“当时去做商城很简单,不是我想做,而是我不能看着它死掉。我觉得这个业务不能死掉。为什么我要自己去做,因为我坚信B2C在未来是一个大趋势,是阿里巴巴不能失去的一块。没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

2009年,淘宝商城刚刚两个年头,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这个品牌。张勇和他的同事们想通过一个活动或一个事件,让消费者记住“淘宝商城”。

11月11日,处在十·一和圣诞节之间,是一个理想的促销时间点。且足够有记忆点。

光棍节没有人陪,那就为自己买点东西嘛,或者买点东西讨好一下潜在的未来女朋友?

那一年双十一淘宝平台的成交额是5200万。11点23分,成交额过5000万,他们从墙上拿下了一个钟,记录下交易达成的时间。

“无知者无畏”,我们就开始干双十一这个事情。也完全没有想到,几年走下来会到今天这个样子。

双11诞生了。世界隐约听到一声啼哭。


一个节日的诞生

2010年11月,淘宝商城域名独立。这一年的11月11日,张勇在杭州指挥了商城的第二次双十一。单日交易额达到9.36亿元,相当于每秒成交1万元。

“当时我们一查,发觉9.36亿这个数字居然超过了香港的一天的零售额。我开始还不相信,让同事仔细查查,同事告诉我的确是香港特区政府网站公布的数字,当时好像香港一天是8亿多的销售额。”张勇在微博上分享了那一刻。

但是张勇并没有很高兴。当时,他还以为这是自己亲自指挥的最后一个双11。

曾出任百度COO的叶鹏在这一年9月加入了阿里巴巴,出任淘宝网副总裁并且分管淘宝商城。按照公司的安排,张勇不再兼任淘宝商城的总经理,而是专注于自己CFO的工作。

不过,张勇离开淘宝商城的时间只延续了半年。4个月之后,以“拥抱变化”作为价值观中重要一条的阿里巴巴再次宣布一项人事变动:张勇重回淘宝商城担任总经理。

这一天也是淘宝商城的“独立日”。阿里巴巴宣布将淘宝拆分为三家公司:C2C的淘宝网、B2C的淘宝商城和电商搜索引擎一淘。

2011年双11成交额上升到52亿元,其中淘宝商城贡献了33.6亿元。“像进化论一样,相比于09年的雾里看花,电商开始被认可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其实,在双11之前,下属提交的方案PPT第一页用红色字体写了几个标题大字:“双十一狂想”。再往后翻,PPT提出要把双11从“光棍节”变成“网购狂欢节”。

“购物狂欢节”诞生了。张勇一看那个PPT封面,双手一拍腿,说,这就对了!这个主意靠谱!


一个节日的诞生

2012年年初,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据说这个名字是马云坐在马桶上想出来的。

当年双11交易额191亿元,其中天猫成交额132亿。

此后的几年,数字已经不是天猫双11唯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技术上对高峰流量的支持稳定性,以及消费者在移动端参与双11的体验。

2011年双11,零点开始第一分钟有342万用户涌入,瞬间产生的巨额交易量,对支付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到了2017年双11第一分钟,有8千万人涌入平台,每秒生成数十万笔订单,系统岿然不动,流畅平稳。

而双11也不再是这家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公司的品牌活动和网络促销,越来越多的实体商业也在每年的11月11日左右打出自己的双11促销方案。

更多人加入到这场被创造出的节日当中。

京东,唯品会等“同行”一方面直接“模仿”着双11,一方面又“模仿”着造节运动:618、619、年中大促……层出不穷。

“几乎所有商业形态都全民总动员了……双11已经开始从一个线上的消费者的活动,变成一个整体的消费者的节日,它不再是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节日,它是属于消费者的节日。”

双11终于变成了一个全民的节日,它已经诞生了很久了,还将继续演进下去。


一个节日的诞生

2015年猫晚,刘谦表演了一个魔术。魔术所展示的炫酷道具,通过手机“摇一摇”,就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关的“双11”页面,从而一键下单购买。

这不再是个魔术和把戏,而是近在眼前的现实。新零售场景从未如此令人兴奋,而猫晚本身,已经成为一台无与伦比的秀。

2017年11月11日,最终数字抵达了1682亿元。

全球共有225个国家和地区的剁手党加入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天猫双11的14万个品牌中,海外品牌就有6万个。

双11前夕,国外的社交媒体被老外#we want Tmall double 11#的话题刷了屏。

天猫双11成为了全球性的商业现象和文化现象。一个署名J.W.的人在美国白宫的请愿网站上发起了请愿。

有国外旅行团特意在11月上旬赶到中国,感受天猫双11的氛围,顺便带货回家。

天猫双11成为很多人来到中国的理由。

这时的双11,叫全球狂欢节。


一个节日的诞生

所以双11是怎么诞生的呢?

张勇在大海中滴入了一滴水,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位消费者,激起了巨浪。

2018年,天猫双11走到第十年。十年是一个节点,大家回顾双11的十年,也在回顾自己经历的十年,从读书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从单身到组建家庭,从一个城市搬迁到另一个城市,从一段情感的离散到一段新生活的开启……

可能只有每年这独特的一天,这个月,才让人体会到生活的变化和未来已来。

11月11日,本是一年365天里面很普通的一天。经过几个年轻人的演绎,变成了一场“单身狗”的逆狂欢。

在张勇的脑子化作神奇,被创造为一场电商促销活动,又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蜕变成一场购物的狂欢节。数以亿万计的商家和消费者的参与,终于让双11真的成为一场有标志意义,且具有深刻内涵的全民节日。

一如逍遥子张勇说:2018年的天猫双11,既是过去十年的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窗口。

令人期待的,双11的下一重含义又会是什么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