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ERP軟件快速實施的八大準則

在中小企業ERP軟件實施過程中一直遇到挑戰。一方面是管理精細化對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一方面是ERP系統的實施投資大、週期長,實際效果也似乎不明顯。爲了縮短ERP系統的實施週期,降低系統實施成本,企業需要立足於公司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需要參照已經成功實施ERP系統的企業的經驗,快速實施,降低風險。

一、簡化ERP系統的基礎數據。

基礎數據的整理是ERP系統實施過程中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同時業務的變更往往需要基礎數據的重新整理。從ERP系統的實用性出發,20%的基礎數據往往決定了ERP系統80%的運行效果。簡化ERP系統的基礎數據,只整理關鍵的基礎數據,可以減少項目實施的工作量,縮短實施週期。

二、周詳完善的實施範圍和實施計劃。

很多企業實施的ERP項目,在實施之初沒有根據企業所在行業的特徵以及目前的狀況,制定一個完善周詳的實施計劃和實施範圍,什麼模塊都想上,結果真正使用的都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有一個周詳完善的實施規劃,是保證高效完成這個項目的大前提。

三、儘量實施和使用ERP系統的標準流程和標準功能。

ERP系統實施的根本原則是在保證ERP系統實施效果的前提下,將ERP系統設計得越簡單實用越好。實施ERP系統的標準功能,一方面可以減少定製開發的工作量,一方面可以避免ERP系統運行當中的程序出錯,同時,標準功能往往是最簡單的,可以降低實施難度,縮短實施週期,降低實施成本。

四、從優化整個供應鏈價值流的角度簡化ERP系統組織結構的設計。

構成ERP系統的主要元素有:組織結構、基礎數據、業務流程、控制參數和交易數據等,而組織結構的設計又是影響ERP系統實施和運行的最關鍵因素,組織結構的變化可能要求ERP系統的重設計和重實施。

五、重點關注影響ERP系統集成的控制參數,而不是分散的計劃和控制數據。

ERP系統的最大優點是其信息集成的特點,某些系統控制參數的設計影響着業務流程和信息的集成,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給予重點關注;另一方面,爲了擴大ERP系統的使用面和使用功能,軟件公司在開發和設計ERP軟件時,在集成功能的基礎上往往還會開發出一些對個別部門或許有用的小功能,這些小功能對某些行業可能有用,而具體到某個企業卻不一定實用,過分注意這些小功能的實施和使用,會分散項目組的實施精力,延長項目實施週期。

六、在ERP實施過程當中採取同步工程的項目管理方法。

ERP系統實施項目大體可以分爲項目準備、培訓、業務藍圖、系統設計、上線準備、上線支持及持續改進等階段,各階段的工作既有側重點,又有交叉。採取同步工程式的項目管理方法,可以在同一時期內同時進行兩項或兩項以上的項目具體工作,從而縮短ERP系統的實施週期。

七、只記錄關鍵的交易數據。ERP系統並不是一種即插即用的解決方案。

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不是說信息越集成越好,一般來講,越集成的信息系統越難實施和使用。另一方面,隨着企業業務的發展,系統中記錄的業務數據每天都在增加,對硬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記錄關鍵的交易數據可以減少數據的記錄量和存儲量,降低企業信息化過程當中的硬件投資。

八、關鍵依靠企業內部ERP實施人員,以企業爲主進行系統實施。

企業內部ERP系統實施人員因爲熟悉企業現實情況,認同企業的文化和經營理念,同時又要在企業長期工作,在實施ERP系統過程當中往往會從長遠角度來考慮ERP系統的實施,如果對他們予以系統的培訓,同時採取快速化ERP系統實施原則,關鍵依靠他們,不僅可以降低ERP系統實施成本,還可以確保項目質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