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随想——生活需要一些回忆和记录

日子一天天的过,上班加班下班,吃饭睡觉看书熬夜,一点一点的硬生生成了一串长长的省略号。上班,要挣钱;加班,没办法;跳槽,能力还不够;熬夜,不知道熬什么?

很久不曾写一篇文章,很多朋友很久未曾联系,除了给父母的电话。家庭和家人,随着年龄和成长,在生命和生活中越发的重要,也能体会到这种重要了。

每天忙忙碌碌,工作、生活、家庭……也还想学点什么,这也不会那也忘了。小自己一轮的孩子都出来工作一起竞争某些岗位了,自己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学习,不去拼命?

焦虑,不安,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熬夜,身体机能的下降,学习效率的下降,时间和精力越来越觉得不够用。还有多少人能一如既往的拼命,上进,努力?又还有多少人能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爱好,原则,个性?坚持吧,跟自己死磕吧,未来还长。

身体走的太快了,灵魂真的很难跟上脚步。偶尔停下来歇歇,回过头去看看走过的脚印,初心或许已变,但起码不至于迷失自我。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职业、感情、婚姻、家庭,又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劫数和考验?


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经常加班;因为家庭和现实的需要,不能任性的裸辞和随意的跳槽;因为少壮不努力,如今深夜里还需要看书看资料看视频、学习、备考、准备跳槽……

忙碌,看起来充实;辛苦,看起来在走上坡路。事实上,我也相信熬过这段日子,或许很短,或许一两年三五年,会好起来的。苦难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更愿意年轻的时候去承受去承担去面对。

婚姻、家庭、自我成长和反省,很多时候感觉好累好无辜,好想任性的不顾一切,逃避所有。但是,一个人的任性,需要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来承担和支撑。于是,我忍着坚强、勇敢、面对。每当熬过一个坎,我都很庆幸,也很欣慰。成熟,是痛苦的。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这话是林语堂说的,十多年前在书上看到的。

知乎上很火爆的一篇文章,“读了很多书,最后都忘记了,读书的意义何在?”里面这样说的,“很多书如果只读一遍的话,可能读完了就会忘记书中的内容。但是读书时的思考与感悟却会留在脑海里,读书时某段的韵律会深深刻在记忆里。你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悲欢离合,最后都变成了你自己。”

“存在即是合理”,“菩萨畏因凡人畏果”,真是这样的。最近身边发生了很多的事,当时的我内心是有感触的,只是道理大家都懂,而日子不一定每个人都过的好,每个人的认知、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但是,书本里都有答案,时间会见证一切真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