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混亂還是要混蛋——《西歐中世紀》讀後感2900字

要混亂還是要混蛋——《西歐中世紀》讀後感2900字:
這本書讀了多久?好像有一年了,我翻了之前做摘抄的記錄,最早一條是今年年初寫的。這本書有多少頁?
580多頁,還不算厚厚一疊歐洲皇室譜系圖表以及詞條索引——當然,這個我就不看了,其實就在劈里啪啦敲字兒的時候,我也還剩十幾頁沒看完,但我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寫讀後感宣佈這本書結束了!
讀了這麼久,以至於讀到後面前面的已經基本忘光了。我好像又找到了高中歷史課的感覺,老師在上面講的吐沫橫飛,我在下面一臉懵逼。
啥宋高宗宋太宗宋太祖?傻傻分不清楚啊!對了,每隔幾張,書裏還會把一段時期的建築美術音樂科技發展列舉一下,什麼詩人啊,什麼飛扶壁啊等等,像極了高中歷史課本……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西歐中世紀幾百年的歷史概況,金雀花王朝卡佩王朝第二羅馬帝國哈布斯堡英法百年戰爭香檳伯爵勃艮第伯爵等等七七八八講了一大堆,其中不停的出現亨利n世,查理n世,腓力n世,路易n世,腓特烈n世,還有各任教皇等等等等。

要混亂還是要混蛋——《西歐中世紀》讀後感2900字

希臘神話的名字很多,但不怎麼重名。而這本書,跨越幾百年許多國家,名字很少,但都是重複的!就像《百年孤獨》,幾個名字反覆出現,但其實是不同的人,以至於我一直沒搞清楚到底誰幹了什麼。
嗨,管他呢,就知道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還是日耳曼人就行了。
於是我好歹對羅馬帝國的分裂有了點認識,對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分歧有了點了解,對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有了點印象,對十字軍東征有了點概念,對英國法國的關係——政治上和地理上有了點理解,對東正教天主教的異同有了點興趣……
這本書的難啃,我讀之前就有耳聞,但是知識點的組織方式仍然超出了我的預想。
在我讀過的一些書裏,有些書比如歷史書或者小說,以時間爲主線展開娓娓道來,情節一環扣一環,讀者閱讀時帶入自己的立場,感覺扣人心絃,難以釋卷;還有些書比如《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馬斯洛的《人類激勵理論》,或者《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作者要麼開篇就拋出一個觀點,然後展開論證,要麼先鋪墊論據,誘導讀者得到自己想說的結論,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可以同意或者質疑作者的觀點和證據,從而帶動思考,有很強的互動感;也有些書理科教材或者科普書,則是層層推進,由淺入深的講解知識點,按照已有的學科框架邏輯向讀者展示知識點;當然,還有些書,我一眼看過去密密麻麻的全是知識點,通篇讀完感覺無所適從。
《西歐中世紀史》就是這麼一本書。
坦率地講,也許是我的歷史修養實在太低,也許作者也是以他的論點爲中心展開論述的——中世紀並不是昏暗的,卻是孕育了很多現代文明的基礎的,但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並不能明顯的感覺到這一觀點。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http://www.simayi.net/duhougan/5201.html)書中列舉的種種史實都讓我感覺到中世紀的混亂,而且由於很多類似於黑死病,燒死布魯諾這樣的事情只是一帶而過,甚至提都沒提,讓我覺得作者在組織材料時已經帶有了明顯的對中世紀的偏袒之心,反而讓我更加強化了中世紀混亂不堪的印象。
類似的閱讀體驗在以前讀李銀河的《虐戀亞文化》時候也有過,李銀河老師整篇都在鋪排資料——這裏的資料不是說各類實例,而是包括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觀點,但作者自己的觀點則非常的弱化。我隱約記得整本書李銀河老師就是在宣揚虐戀正常的觀點,但她既沒有講清楚成因,也沒能說明白後果,更沒有讓人相信這是正常行爲。
但《西歐中世紀史》仍然不失爲一本好書,因爲他涉及到的歷史事件全面細緻,所以雖然閱讀體驗並不上佳,但仍然能引起一些瑣碎的思考。
書中描述的世界,讓我多次聯想到美劇《權力的遊戲》,劇中的幾個王國互相打又打不贏,想要聯合又各懷鬼胎的情況像極了書中描寫的中世紀。英國國王能夠調動貴族進行戰爭,卻是以放棄部分國內的權力爲籌碼,最終走向了憲政;法國國王初期要在幾大伯爵之間左右逢源,但最終手握資源,走向了集權;日耳曼南犯羅馬,最終卻加冕爲羅馬帝國皇帝;哈布斯堡通過聯姻和聯合走向了強盛。而這些皇帝也好,國王也罷,都有來自羅馬教廷指派的主教,就如同《權力的遊戲》中的學者在每個政權擔任要職一樣。中世紀的歐洲與維斯特洛大陸一樣,國王和領主負責世俗的事務,管理生產和軍事,而宗教則負責人的精神世界。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唯一代言人,但有時候,這個代言人由有實力的世俗權力來制定。
因此,維斯特洛大陸是鬆散的,西歐諸國是鬆散的。這種鬆散表現在,維斯特洛大陸居然組織不起統一的力量抵抗異鬼,而十字軍東征也從第一次的煞有介事變成了第二次的虛張聲勢以及第三次的不了了之。因爲七大王國在勾心鬥角的爭奪王位,教皇忙着印製贖罪券,騎士們則在盤算如何能在東征中大撈一筆。
中世紀的西歐,身體與心是矛盾的,權利和思想是錯位的。這種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書中沒有提過,卻是我一直以來最爲感興趣並且讀這本書最初的目的。希臘到羅馬,剛好與中國的西周到秦漢同步。而羅馬之後,西歐陷入了長達千年的分裂和黑暗,但中國卻進入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超穩定循環。也許,羅馬讓基督教壯大用以統一思想但卻始終沒有將神權收於君權之下是個失誤,上帝指派了教皇,而教皇給皇帝加冕,這顯然不如天授命於天子,而天子生來據有天下來的直接和穩妥。
當然,君權神授只是權力來源的一種形式,或者叫說法,真正讓中國曆代王朝能夠穩固統治的內在原因更主要的也許還是儒法道三家的良好配合。按照佛洛依德的說法,一個人的意識分爲本我超我和自我三個層次,分別對應了人的動物屬性、社會屬性和協調所達到的平衡,而道家儒家法家剛好也能與這三個層次對應的上。道家講的是小國寡民,無慾無求,但這裏要注意的是,這裏的無慾無求更多的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慾望,換句話說,就是聽從內心原始的慾望來尋求平靜和安寧,而儒家講究的是入世,擁抱社會屬性,甚至講究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完全放棄個體的做法,因此孔子是聖人,孟子是聖人,朱熹也是聖人,而法家則是用來調和道家與儒家的,是組成社會的真正的“硬核”,也體現了國家在個人與社會之間所做的權衡。所以懂得外儒內法的漢武帝漢宣帝能興盛的了漢朝,而完全摒棄法家擁抱儒家的漢元帝則把西漢帶入了末路。
中國古代這種三種層次的社會思想構成表明了中國政治的早熟,相比於西歐這種教廷擁有思想的話語權卻不掌握經濟和軍事,君王擁有政治經濟控制權但卻無法制定強有力的法令的情況,無疑是先進的。雖然西歐也出現了各種修道院以探索道德的至上境界,但那是出世的道德,是敬神的道德;雖然各國也出現了議會和選舉的法律,出現了各種行會以及行業規則,但那是各方勢力的博弈,不是社會性與原始本能的權衡;雖然中世紀也有人性的釋放,但那是社會性中貪婪的慾望的釋放,而不是人自然的七情六慾的釋放。
當然,也得承認,西歐多山的地貌與中國大片平原的差別,也許也是其難以統一的原因之一。但無論無何,西歐經歷了幾百年的混亂,但最終卻由於缺乏強有力的統治聲音而讓真理的聲音——科學誕生了,中國雖然享受了更多的和平——雖然也沒少打仗,從而讓技術得以發展,但卻因爲不停陷入這種土地集中,改朝換代,土地重新分配,再次土地集中的超穩定循環而險些錯過了現代化的進程。
哪條路徑更優,還真是讓人糾結。
書中沒有論述這些,但史料擺在那裏,帶着觀點反覆的去閱讀,總會有些思考和發現——只要你沒有被混亂的君王名字搞暈。這本書我讀過了,收穫有限,讀後感寫的估計也是錯誤漏洞百出。所以,不如你自己讀一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