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兩步】徹底解決你日更困難的現狀

有的人,日更不缺寫作題材,有的人,日更一開始有話說,有想法分享,到後來漸漸感到萬分痛苦,感覺自己的大腦被掏空。日更之後,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麼有內涵。

寫什麼

搭建我們的日更內容框架,用框架思維有意識的去規劃自己的日更寫作題材,平時養成刻意積累話題的習慣,避免事到臨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話題。

日更框架解決了我們要寫些什麼內容,但是卻沒有解決怎麼寫的問題,那麼究竟我們該怎麼去寫呢?

我們先了解自己寫作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爲了讓自己開心,自我滿足,自嗨,那麼,我們就考慮自己的寫作感受就好了。

怎麼寫

而如果,我們寫作的目的是爲了稿費,爲了吸粉,爲了建立個人品牌,那麼我們需要知道讀者喜歡什麼樣的文章,什麼樣的內容能吸引讀者,引起共鳴。

就讀者而言,在某篇文章裏看到自己的映射,就會產生共鳴。那麼怎麼讓讀者在文章裏看到自己的映射呢?

把場景故事和共鳴金句寫具體寫到位,用文字說出讀者能感覺到,但是說不出的感受,這時讀者就會對作者產生強烈的認同感,會喜歡作者。

怎麼把場景故事寫到位,怎麼用金句來和讀者產生共鳴?我們經常聽說“輸出倒逼輸入”,然後就逼自己去日更,卻誤解了逼的意思。

逼是先逼自己去輸入,而不是逼自己去日更。

光是逼自己日更,其實寫不出還是寫不出,就算你逼死自己,依然還是寫不出。就像我們文章開頭說的,有的人日更,更着更着就沒有東西寫了。

所以,我們要理解“輸出倒逼輸入”裏的逼,真正的含義。

那麼怎麼去逼自己輸入呢?不外乎,做一個有足夠視野的人:多讀好詩、多讀優秀散文和經典小說、多看短片小說和編劇、多讀民國大家文集、多讀各種學科歷史、關注網絡門戶首頁等等。

有了輸入,我們大腦裏的詞彙漲了,我們就能造金句、講故事了。就能建立起讓讀者對我們產生的共鳴的文章。

有人說,我也想看很多書,讀多很多優秀的文集,可是我實在時間有限,自己也靜不下心來去閱讀,就算靜下心來去閱讀,自己也記不住這麼多案例內容,那麼怎麼辦?

別忘了我們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是信息流的時代,所有我們想要的信息資料,在網上都可以通過關鍵字快速搜索到。

有的人文章裏總是有當下最新鮮的信息素材,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有人說自己建立了素材庫,定期做素材整理和整合。但到底是不是呢?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自己是怎麼做到的。

有時,我在文章裏要用金句,一下子腦袋卡住了,造不出來,就直接上網搜名人名言來引用,也可以是明星語錄,或者經典臺詞,甚至是合適的歌詞。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加以改編,成爲自己的金句。

只要我們提煉出想要的金句的關鍵詞,在網上搜,隨時可以出來上百句。

金句如此,如果文章裏需要各種各樣的小故事,也可以如此:勵志的、哲理的、心靈雞湯類的、創業類、人物類(馬雲、馬化騰)、婚姻家庭類、明星愛情故事等等。

我們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素材庫,而我們只需要一種思維,就是找對關鍵詞,然後就可以快速在這個素材庫裏,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

我們不需要記住所有的信息,我們只要記住關鍵詞就可以。

有了日更內容框架,有了超大素材庫,我們還怕自己的日更完不成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