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便籤學習法

任何一種方法或結論都有適用邊界,比如水的沸點是100攝式度的邊界條件是在標準大力壓下。

人們在傳播時經常會忽略邊界條件,使文本表達的意思與原作不同。這就導致二次傳播時,由於缺少邊界條件,常常會引發誤會。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快速閱讀和拆書,這兩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書籍。

拆書(又稱 RIA 便籤學習法)的邊界條件之一是致用類的圖書。

而致用類圖書的判定標準是這本書能不能幫你解決具體的問題。最常見的是工具類的書,比如excel大全、ppt大全,其次是提升溝通力、時間管理這類書籍。

閱讀致用類圖書的目的也很明確: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比如提升做ppt的技七或是提升與上線溝通的能力。

所以 RIA 便籤學習法的邊界條件有兩個:

  1. 你需要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
  2. 找到至少一本相關的致用類圖書

而你的目的就是將致用類圖書中的方法應用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從而需要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或解決問題。

當你達到邊界條件後,就可以開始用 RIA 便籤學習法了。

R表示閱讀。每本書都有他自己的體系,通常是爲了解決或表達某一個大問題而寫的。而你的目的是解決某個小問題,所以只需要快速找到相關的章節進行閱讀即可。

這也是 RIA 便籤法高效的原因,只讀與自己相關的內容,而不是通讀整本書。

I 表示重述知識,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原文。目的是確認自己正確理解了書中的內容。

也許你能發現,有很多腦子裏以爲很清楚的概念,當你嘗試表達出來時就會發現異常困難。所以在 I 這個環節,一定要把你的理解寫下來。

而爲了確保你能理解原文, I 有四個標準:

  1. 詮釋,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原文
  2. 準確,對原文相關知識點解讀準確
  3. 清晰,邏輯清晰,文字精練
  4. 致用,將原文知識點總結或加工成具體的操作方法或建議步驟

A 表示拆爲己用。A又分爲A1、A2兩部分。

A1指得是描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這部分的目的就是把你與書中的內容聯繫在一起。

由於你擁有 RIA 的邊界條件,自然能做到A1。A1提拱的是真實的研究案例,案例要表述清楚,清晰體現出起因和結果。通過反思並與I對應,找到問題所在及後續的建議。

A2指得是應用知識。有了A1之後,你已經知道了具體的問題及相應的方法,A2環節就是可執行的方案。

同樣,由於你擁有 RIA 的邊界條件,你最終的目的也就明確了。而A2就是你達到這個目的的路徑。

I 環節的第四條標準也提到方法步驟,但那指得是普適方法。而A2這必須與你自己聯繫在一起,是你針對A1的分析所做出的可執行的方案。

所以A2也有四個標準:

  1. 目標,是否符合SMART法則的目標?
  2. 行動,具體行動步驟如何?行動人是誰?在哪裏?何時開始?行動頻率如何?
  3. 關聯,是否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籤的方法?
  4. 可控,都是自己能做到的嗎?能量化做的程度嗎?行動夠顯性化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