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傷疤忘了疼

有句話叫好了傷疤忘了疼,即人經常會忘記自己所犯的錯誤。

這種機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若我們無法從過去的失敗中吸取教訓,那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我們很可能還會再犯一次錯誤。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股票市場一次次的高買低賣,又比如每年年初制定從來沒完成過的計劃,或者是每年雙11買一堆只用一兩次,甚至根本不會用的商品。

好了傷疤忘了疼會讓我們陷進一個怪圈,雖然時間在流逝,但我們卻在做着重複的事情。

那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記錄。

通過將傷疤、治療過程、吸取的教訓統統記錄下來。記錄的過程本身就是個思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重新組織你的邏輯,所以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當然記錄也不能保證你以後不會犯第二遍錯誤。但一旦你記錄了,以後發生同樣的事情,你可以很快的查到記錄。把自己現在的想法與當時做對比,這樣就能獲得更多的教訓,大大降低再犯同樣錯誤的概率。

降低了犯錯的概率,也就提高了成功的概率。

記錄除了對自己有好處外,也能幫助別人。

解決一個錯誤需要花時間,一個錯誤也有不同的解決方式。當別人犯了同樣的錯誤時,可以通過搜索來快速找到方法,或者從別人的經驗中獲得新的啓發。

即使自己沒犯過這個錯誤,也能通過別人的記錄來學習相關的方法。雖說不能保證避免自己掉進同樣的坑,但總可以讓自己更快的爬出來,也能繞過一部分坑。

當然,記錄的也不一定得是自己犯過的錯。比如吳曉波寫的大敗局,就是記錄了過去20世紀未期的20年間發生在中國企業界的、最著名的19起失敗案例。這本書銷量超過百萬,相信幫助了不少人。

說到犯錯這件事,不得不提程序員。

因爲編程人員長年累月寫着代碼,而代碼總是會出現bug的。至少在我開始工作的這一年裏,任何算法的開發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bug也是一些坑,於是也同樣會發生本文開始說的那些事情。

事實上,我也是通過記錄一個bug的修復過程,纔想到要寫這篇文章的。

我在幕布建了個帖子,專門記錄編程開發過程碰到的問題,無論大小,只要導致程序出錯都會記錄下來,現在已經記錄了27條。

對於一些bug,我會通過文章來分享出來,標題都會帶上 bug 標籤,比如今天更新的第二篇文章就是一個案例。

題外話,關於幕布可以閱讀另一篇文章利用幕布寫工作日誌

好了,若你還沒有記錄的習慣,推薦你嘗試下這種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