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裏最初的自己——童年點滴

文/南柯小聰

01

不想熬雞湯,也沒什麼動人的故事可以講述,那麼繼續寫我自己吧,把我記憶裏的東西全部搬到這裏來。

追溯我的記憶,最早的應該是2002年8月末的某天晚上。

那時我剛滿6歲。

“6歲了,早該是上學的年紀了,過兩天你也給聰娃子弄去報個名吧!”

家裏的二爺爺提醒了我爸,他纔想到應該送我去讀書了。

可是當時我家裏飯都吃不飽,哪裏有什麼錢供我去上學呢?

不要奇怪,2002年的時候,我家裏的條件真的是窮到超出你的想象,乾飯都要過節才能吃上,平常都是白天稀飯鹹菜,晚上面條,農曆四到五月份的時候,家裏還會斷糧,需要找人家借穀子,才能熬到七月份吃新糧。

02

沒錢怎麼辦?借啊,總不能不讓我去上學啊。

這點我還是得感謝我老爸,雖然他不聰明,但還算有點覺悟,還是想着要讓我多讀些書。

可當時我老爸是借不到錢的,爲啥呢?

你願意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借個一個飯都吃不飽的人嗎?

最要命的是——我老爸是村裏出了名的懶漢,他不肯幹活,怕累。所以窮是理所當然的。

連我爺爺們(爺爺一共有4個弟弟),以及我的姑姑伯伯們,都不願意把錢借給他,畢竟那個年頭,家有餘錢也不多,誰也不想拿去打水漂了,都是自己的血汗錢。

那天傍晚,我爸帶着我去借錢,村裏挨家挨戶的借。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時的學費是100元。

當時從傍晚到天完全黑下來,也沒借夠這100元。

“XX,算是看在我娃兒的分子上吧,這個錢我今年一定掙起還您。”

前面的我記得不太清楚了,最後一家我清晰的記得,我爸幾乎是哭着說的,那家伯伯實在看不下去了,借了我們20塊錢,湊齊了100元。

那個時候,雖然還小,但我已經開始懂得一些東西了。

至少那一晚我走了很久的路,也是第一次走夜路,回來時還踩到了田裏,帶回了一腳的稀泥。

我知道那100塊錢來得非常不容易,所以我還是比較珍惜上學的機會。

03

我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很好,但是我並是多麼努力,多麼用功。

在我看來我並不是一個好學生,成績好,只是因爲稍微聰明一點罷了,這個問題我很想說清楚。

爲什麼說我不是一個好學生呢?我只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學生,並算不上好,我只是按時完成了老師規定的任務,並沒有多花時間去學習。

老師叫我背的,我背,老師叫我寫的我就寫,老師沒讓背的,我就不會去背。寒暑假作業,我也是屬於最後幾天纔去做的那一類人。我並不是一個主動學習者,都是被動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每次考試第一第二,但我真的只能說,合格了,並算不上好。

我憑藉那麼一點聰明在小學初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可最終我不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其實還是一個蠢貨。

跳過這個問題,介紹一下我的學校和老師。

當時我上學的時候,是沒有什麼幼兒園,學前班的。我上的第一學期就是小學一年級。

那所學校是屬於私塾,其實就是老師自己的房子,老師呢也只有一個,什麼課都是他一個人上,其實他老婆偶爾也給我們上課,算是一個助教老師吧。

老師姓周,書教得特別好,在我們那一帶是特別有名望的一個人。

周老師那時30多歲吧,是個特別親切的人,也是我們那一帶的大帥哥,畢竟在一衆天天和泥巴打交道的農民中,一個穿戴整潔的書生,怎麼看怎麼順眼。

我們一個個什麼都不會的稚嫩兒童,在他手把手的教導下學會寫字,學會朗讀,學會把自己簡單幼稚的想法寫成作文……

寫到這突然還想起一件趣事。周老師平時都留着一頭特別瀟灑的中長髮,可班裏有幾個女孩子不愛衛生,頭上長了蝨子,老傳給他,無奈換了頭短髮。哈哈,記得那是周老師唯一一次換髮型。

學校裏有三間教室,還有一個乒乓球檯,但是我是比較內向那一類人,不怎麼出去運動,乒乓球至今都不會打。還有一個100平左右的院壩,院壩裏有兩顆果樹,那時他們好動份子的樂園,扇卡片,打“豆乾”,彈彈珠,跳繩,踢毽子,警察抓小偷……數不過來的遊戲,在那裏上演。

我的課間娛樂,都是哪些呢?中國象棋,五子棋,跳棋,軍棋,鬥獸棋,總之我幾乎都是下棋,貌似除了圍棋,我都會下,象棋和五子棋更是罕遇敵手。當然,我也看過很多漫畫,諸如《多啦A夢》《阿衰》《爆笑校園》 《龍珠》《豌豆》……當然,那時我是買不起的,都是在同學那裏蹭。



夜已深了,就此暫停,下次再繼續回憶。

滿滿的回憶呀,你們的童年是怎麼樣的呢?還有那些遊戲?歡迎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