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長者,我想說“CS的坑,我什麼都趟過。”開個自己吐槽大會(大學篇)

  真正入行要從2009年前後說起。那時候我還在大學。當時的主流手機基本上都是Java機,流量每月30M足夠聊QQ,載入網頁極慢,不敢看視頻,下音樂,有時爲了減少流量,要關閉圖片模式,UC在當時就是內置的神器,也奠定了後來的掌上瀏覽器天下。沒有什麼網易公開課,沒有教育視頻,達內,傳智播客,還沒開放免費視頻,也許開放了我不知道。上大學之前的暑假我在天天在新華書店裏面抄書。抄的就是那本譚浩強的《C語言程序設計》,當時還是綠皮。我了讓自己在大學開個好頭。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我人生中做得最正確的事情之一。同時,這一舉動讓我跳進了無數個坑。

第一坑,無認知,入門坑。

題記-----《三體》中很火的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纔是”。那是對文明的總結。針對有限生命的個人,無知絕對比弱小與傲慢更可怕,弱小會變強,傲慢可以糾正,無知只有停滯。因爲你接收不到反饋信號,無知註定只能靠自己。但人的生命不會像文明一樣生存時間長。足夠長的時間,文明可能演進無知變有知,但個人只有死亡。

 

大學前幾年,我意外地找到一個提供免費空間的網站。然後僅用html寫了一個噁心的不行的靜態頁面,做了第一個可以外部訪問的網站。那時候我都沒有聽說過JSP,ASP,就聽劉哥說過PHP。不知道世界存在數據庫這個東西。編程語言就知道C/C++,java。並且一直不認同html,PHP是編程語言,其他語言更沒聽說過存在。沒聽說過Linux。C++教材只知道譚浩強的《c++程序設計》,還在執拗地上網搜索怎樣用VC++6.0配置編寫java編程。沒錯這就是我。正宗985大學,專業計算機學院非大一的大學生。我而且相信當時全國的大學生大多這種狀態。哪怕是現在,我也這麼認爲的,雖然比例會降低。

我不怕努力,因爲想幹這一行沒有不努力的。努力對於初學者最不值錢。問題是往哪個方向努力,我不懂。不懂怎麼努力!只能浪費黃金時期與努力到其他興趣上。我大學時期輔修一個二學歷,工商管理。這又有一系列坑,但不署於本系列,就不說了。。。。。。

看看專業論壇呢?試過,但理論是實際脫鉤太嚴重了。真的不懂大家說什麼。隨便舉個例子,圖1,是一個我自己寫的blog。作爲一個新人我會得到以下問題:C語言有命名空間嗎?1.dll怎麼寫的?C語言的定義變量不是隻能放在開頭嗎?。。。。。。我想學習做一個可用的項目,我該學什麼。我學的都是命令行,圖形界面的程序怎麼做的?技能樹怎麼點?提問呢?對不起沒多人關注,因爲無知,引起鄙視,不屑,兼有秀優越感的同時被打臉。很多人的回覆就是“多看看書”。這話是典型的不負責任。同時,我也要明白別人不需要爲你負責。

那就看網課吧!嚴格上講當時沒有網課,大部分課程都是學校課程錄像且資源分散極難找全。而我就要找課程外的實用的,最新的東西。4000元的補課班呢?對不起太貴了。當年一學年學費5170元,住宿1100,每月各種生活費400元。用這裏我不得不誇下在線教育?給了像我當年我一樣的大學生認知外界的機會。有人說現在大學生懶了。其實不然,懶人在哪個地方,哪個時代都懶。努力的人不是哪個地方,哪個時代都有機會的。

圖1. 新人會對這裏面的東西全部帶有疑問

 

這裏着重說一下,我並沒有批判譚浩強那本書的意思。我只想說當時手裏只有這一本書,根本不知道其他書。而且我也不知道計算機這行的技能樹。譚浩強的那本書勉強能看,當時圖書館的書比這還差多如牛毛。當時手機是java機,30M聊全月。

好吧。我能力有限,我的認知與交際圈裏,只能這樣了。

跳坑方法:只要堅持交流溝通,就可以。現在有大量的MOOC,網課,跳過這一步很快。哎,真幸福啊。

 

第二坑,方向錯,求職坑。

題記---NB的人不愛張揚,因爲這是lowB的行爲。小白也不張揚,因爲真的不懂。半瓶子醋(半吊子)跳得最歡,常常不服來辯。

那時候QQ羣聊絕對是討論技術最火的,沒有之一。因爲實時性,QQ比論壇留言寫博客交流要快得多。羣裏面總會出現幾個跳得最歡的人。大篇幅辯論某某語言,某某框架,某某功能,某某業務就是好(或垃圾)。不知道哪裏看會了一個東西,就秀優越感。同時還有秀存在感的胡攪蠻纏一通。劣幣驅逐良幣,最後羣裏全是這些貨在表演。社會QQ羣組織就這樣。唯一好處就是羣裏面有很多“中國特色”的免費盜版經典書籍。大三的我已經開始蒐集這些書了。讓我有了很多認識。由於我接觸的C++語言偏多。所以我專心看C++,C++內存管理相關的東西。這也是我現在還關注C++不管Java的原因。

羣裏的老鳥總說,算法很重要,要刷題啊。我不懂,但我相信。人就是這樣,只會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老鳥的話,因爲我知道校ACM隊,只能認知到有刷題這個東西。當時北大的OJ最火,我還不知道LeetCode。刷了快100多道題,跳着刷的,主要是因爲我英語不好。同時還要顧及計算機專業難得要死的大學課程以及專門與學生作對的大學教材。等到大四,我還要花半年時間倉促準備考研。後來第一次考研失敗,轉而準備就業,學習方向的“問題”又凸顯了。

因爲“大學課程”與“刷題”在本科室就不了業!!純C/C++ STL程序員,不瞭解windows函數庫,不瞭解Linux函數庫,不會做業務。我面試的最後結果經常還是那句話,“回去多看看書吧”。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問題又回到起點。大學期間,每想到爲了學費辛苦一輩子的父母,我不敢不努力,我沒有資格。大四快畢業,我還沒有工作,面對春招招聘會門口一望無際的排隊。換來絕望。


閒話:如果遇到我這種情況,我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會產生反社會,反制度,反現行教育體制,自甘墮落的思想。這是人性,沒有什麼可說的。這裏我有幾種想法,分享給大家:

  1. 未來是我的,我要對我負責。
  2. 年輕出現問題,總比以後出現問題要好。
  3. 遇到問題要考慮怎麼解決問題。如果我優秀,我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而且“解決問題的程度”取決於我“優秀的程度”。
  4. 我不輕易做決定,一旦做了決定,絕不後悔!!!!

考研與就業的雙重失敗,令我重新思考這個行業。大四下學期,我在一段空餘時間內做了深刻思考。

跳坑過程:廢話不算直接說方法,打開任意一款求職網站。搜索想做的職位如“Java高級開發工程師”。

多點開幾個,看看職位需求。總結這些需求,並且按照這些需求點技能樹。同時可以上網搜搜有沒有什麼公開課,買本書,自學。

大學篇結束。因爲坑太多,我只能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