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一點,快樂多點

我所能想象的最舒適的活法,是歡喜憂愁都沒來頭。你曬到了太陽,你會高興,會覺得溫暖,然後才意識到,原來是因爲陽光。這個高興的產生是沒來頭的。

感覺先於意識,比較容易接觸到真實的喜悅。

有跡可循是一個很差勁的詞。

我有朋友在外地,偶爾有這個衝動跑到他的城市去陪他吃一頓飯,聽一聽離別多年後,他及他的生活有沒有什麼不一樣?而他的不一樣也會牽扯我的生活變得不一樣。

他沒有多感激我的到來,使我的出現顯得尷尬;他用對付生意夥伴的規則招呼我,我在陌生中感覺到熟悉;他不談未來,只聊過去,我聽到的也只是我已經知道的事情。

所以,我的“喜悅”是在我踏出火車的那一刻,而從那一刻起,就朝着失落,跌落。

這是當年穿着校服的我們想象不到的畫面,不知道惡魔藏在黑暗的角落,吸食着我們對於世界,對於未來的熱情。我們只有目光所及,尚且應付不來的腌臢。

然後,“世界,不過如此。”


昨天回家的時侯弄丟了車票,我翻遍了身上和包都沒有找到,然後我就跟着人流穿過去了。沒有補票,沒有羞愧,沒有心虛的東張西望。

今天,就在半個小時前,我又窩囊地上了公交車,去檢票口把昨天的逃票給補了。

昨天的我以爲逃票這種小事大可以當成青春期的惡作劇,不會受其困擾;今天的我卻耿耿於懷,好像我的驕傲和體面跟着那張車票丟失了。

腦子裏轉了無數的論據支撐我去忽略這件小事,而在我反覆說服自己要忽略的時侯,時間已經從昨天到了今天,爲了消亡這些奇怪的念頭,我只能硬着頭皮去自首。

果然是一個固執且難相處的人類啊。

不過,能夠重新擁抱平靜,是一種了不起的感覺。


爲了把這篇文章寫完整,我也不得不繼續較真地剖析這個心理的源頭。

我曾經有過一個重要的親人,是她讓我感知到“平靜”的力量有多強大而“失去平靜”會有多糟糕。她沒有說這些話,可她做到了,而我看到了。

生活的大部分還是得一個人孤軍奮鬥,你有多在乎自己就會有多快樂。這是我們對“自私”的定義及追求“自私”的理由。

她說,你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怎樣的人,你得先學習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會輔助你構築自己的內心世界。她選擇學習的是善良、忍受和控制。這是她追求快樂的路徑,我不是很懂但由於她是長輩我只能尊重。

她沒有限制我要去學習什麼,她只是讓我留心能讓我快樂的東西,初次的、不明緣由的喜悅。把那個找到,然後就是我要學習的東西了。

這條求學之路漫長且曲折,遍地是漏洞,也處處有驚喜。不過,我不懷疑它是否值得。因爲這是她唯一留給我的東西,我會好好收藏。


溫柔的人所傳遞的信息也總是有溫度的。且在現在這種大冷天尤其顯眼。接到外公的電話,說他和外婆在路上了,過會兒就會到家。

我要去家門口的影院訂幾張票,晚飯後帶他們去看。

好在影院只在入口檢票,我也就不怕再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