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有“問題背景”的學生》有感

今天,是我參加勇氣讀書會第13天。

我繼續讀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讀第二章《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的《“有問題背景”的學生》。

作爲老師,我也有一連串的抱怨,抱怨孩子們不聽話、不好好學習、愛玩手機、謊話連篇、上課打瞌睡……“怎麼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的學習資源充足了,很多孩子反而不喜歡學習了?”“怎樣才能讓孩子們真正喜歡學習,不再是爲老師、父母而學習?”

確實,這是事實!就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一些孩子沒有方向和學習動機,沉迷在虛幻的世界裏……我們想改變孩子們不用心學習的現狀,可是,收效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我在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中尋找答案……讀着、思考着,若有所思。

課堂上,一些孩子習慣了沉默,那是他們在自我保護,害怕老師對他們錯誤回答的批判,擔心同學們的嘲笑。這也可以理解爲爲什麼年齡越大的孩子們越不願意舉手發言,是他們越來越重視自我,重視師生對他們行爲的反應。

回顧孩子們上課和平時的表現,我們學生在恐懼、沉默的背後,是想去發現他們自己的聲音,想去發出他們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的。一個好的老師,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出的聲音--這樣,有一天,學生才能夠真實而又自信的說話。

我們班級的孩子們參與彩虹花晨讀和創意寫作課程以來,變得越來越敢於表達自己的心裏話了,這是一件值得我高興的事!當他們勇敢地和王鋼老師、時朝莉老師對話交流時,我看到了一些真實的、自信的、陽光的孩子!

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對自我的否定,真實而又自信的說話,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