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們恐懼的認識方式--讀《教學勇氣》有感

今天,是我參加勇氣讀書會第15天。

我繼續讀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讀第二章《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的《令我們恐懼的認識方式》。

本節內容繼續探討教師恐懼感的深層原因,有一個事實滋長教師和學生帶入教室的個人恐懼,那就是教育深深植根於恐懼的土壤。如果我們認爲真理是來自高高在上的某種權威,教室看起來就會像專制政府;如果我們認爲真理是由某個人突發奇想而確定的虛構故事,教室看起來就會像無政府的混亂狀態;如果我們認爲真理產生於相互問詢的複雜過程,教室看起來就會像一個資源豐富且相輔相成的共同體……

支配着教育的這種認識方式在教師、他們的學科和他們的學生之間製造出分裂,因爲這種客觀主義認識方式,客觀主義認爲真理是隻有通過把我們自己,把我們的身心與我們要認識的事物相分離才能獲得的東西。

學習本節內容,我在思考自己課堂上的認識方式……我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起着引導的作用,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我的教育理念沒有錯,問題還是對孩子們不夠放心,有些孩子會的問題,自己還要再三強調,一些“兵教兵”可以學會的知識,自己還是習慣“包辦代替”……

希望自己的課堂也是這種聯繫性的認識方式--愛取代了恐懼,共同創造取代了控制,讓相互聯繫的能力成爲良好教學所依賴的基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