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工作的事

令人感嘆的是, 第2、3代農民工已經不願意踏上建築工地:搬磚砌牆、和水泥、推小灰車…

工地上的重體力活還是以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爲主力軍。他們受過苦,相對文化程度不高,從小經歷過的那種生活,與現在相比,已經是人間天上了。

他們能夠堅持,懂得珍惜,只要有穩定的收入,他們很容易滿足。

我剛參加工作時的一個叫賈大全的同事,我們在工地上的同一項目部。我是施工員,他是材料員 ,因不甘心受苦和無聊的工作,被給工地做塑鋼窗和鋁合金的南昌一個經銷商挖走,賣建材去了。

幾年後,他的收入也經把我甩了好幾條街。不過,聽他敘述,銷售這工作背後的辛苦和心計也非常人能理解。

他獲得信息的來源就是建築設計院。

到設計院瞭解哪些單位準備 蓋房子。等房子開始建了,你再去了解,就晚了,商機就被競爭對手搶佔了。

賈大全在南昌跑業務的時候,去的最多的單位是建築設計院,或專業設計院的土木所。

那時,壓縮“樓堂館所”,建築行業並不景氣,除非大型的公共建築像體育場館等政府重點項目、高速公路等關係到經濟民生的項目不得不建外,其它項目並不批覆。

賈大全到了南昌,安頓下來後,首要的事情就是買個“南昌市交通旅遊圖”熟悉地形,接着就是買本當地的電話號碼簿,厚厚的那種黃皮本,再就是乘坐各路公交車去親自感知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習慣等等。

那時,賈大全去 的設計院除了省建築設計院和市建築設計院還有設計任務,上班的設計人員還不在少數,其他的專業院,你去了以後,就找不見人。

有的設計院只有傳達室的老人在看看電視,留守着空空的院落,辦公樓整個樓層都空空如也,甚至有的辦公室雖然敞着門,但除了幾個破舊的畫板外,到處都是扔掉的碎紙垃圾等。

那時,每個政府職能部門都設立相應的設計院。

如工業設計院、建材設計院、醫藥設計院、化工、鋼鐵、鐵路、水泥、城市設計院、城鄉設計院、電力、水利、煤炭、電子、商業都有自己的設計院等等。

這些專業院主要做工藝設計,民用和公用建築很少。

但賈大全必須一家家的去拜訪,採取地毯式的查找方法。

去過以後,什麼情況,回來做些記錄:有的不需要去了,有的院見到設計人員,通過談話,看看有什麼有價值的信息,下一步採取什麼措施,一點點的深入進去。

把信息分成ABC三類,順藤摸瓜,直至找到建設單位的最高領導人,負責人,招標單位的負責人,各有關人員,誰能起多大的作用等等,每天都要分析,研究,跟領導彙報,接受領導的指示。一步步地從零開始,直至拿到訂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