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說

我不想說  我很親切

我不想說  我很純潔

可是我不能拒絕心中的感覺

看看可愛的天摸摸真實的臉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第一步:搜歌名

歌名很容易搜到,是楊鈺瑩的《我不想說》

第二步:聽歌

打開網易雲音樂,輸入“我不想說”,點開楊鈺瑩演唱的版本,帶有年代感的純美的聲音緩緩而出,思緒不由得飄進回憶,聽到“一樣的天一樣的臉一樣的我就在你的面前......”大腦皮層立刻回傳:啊!原來是這首歌啊,聽過啊。

同樣的歌曲不同的人來演繹,肯定會有不同的味道,嗯,點開了好妹妹演唱的版本,果然不一樣,一樣的歌詞一樣的旋律,磁性的聲音輕輕哼唱出來,有點點現代而又感傷的回憶的味道。

回味那個年代,不由得想起當同齡人都在熱衷追韓劇歐巴的時候,我卻捧着1992年的老劇《皇城根兒》看得如癡如醉,搜主題曲,毛阿敏的《人生一世》,大氣蒼涼悲愴無奈緩緩流入左耳。

第三步:聯機搜資料

一邊單曲循環聽着久違的歌聲,一邊搜搜搜。

20世紀80年代末,陳小奇李海鷹受邀爲一部音樂故事片創作插曲,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平凡的女孩經過堅持不懈的奮鬥最終成爲一名歌星的故事。李海鷹一邊作曲,陳小奇一邊填詞。9個月的時間與外界隔絕,一首歌改了七八稿。

《我不想說》定稿出來後,卻因音樂故事片劇本的修改而與影片無緣。

然而,陳小奇與李海鷹並沒有失望很久,優秀的作品總會被慧眼發掘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電視劇《外來妹》的導演成浩聽到了《我不想說》,感覺與電視劇表現的精神非常契合,便選作了主題曲。

《外來妹》反映的是一個變化的年代的故事,它創下了幾個第一,它是第一部反映打工者生活的電視劇、第一部反映勞資關係的電視劇、第一部聘請香港演員加盟的電視劇。《外來妹》後來獲得了飛天獎。

儘管反映了一個變化的年代的故事,但它採用的卻是普通人的視角,採用的是平民化的策略,無論多麼輝煌的時代,普通人總是時代生活的主角,這即是爲什麼《外來妹》關注普通人但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1992年,該歌曲獲全國十大影視歌曲最佳歌曲獎。

2012年,楊鈺瑩憑藉該歌曲重返樂壇並登上廣東衛視春晚。


1

“外來妹”、“打工者”這些漂泊的詞彙傳遞了多少生活的無奈和爲夢想奮鬥的勇氣,即便現在,我們不仍然有許多人爲了生活、爲了夢想背井離鄉、遠離家人,每次華燈初上、每個中秋月圓是否都遙望家鄉的方向告訴自己堅持、努力!

好的作品就是能夠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即使相隔十年二十年也能引起共鳴。

容顏會蒼老,生命會逝去,而唯有作品才能源遠流長,證明這個世界我們曾來過。

文字何嘗不是我們普通人記錄自己的最好方式?百年之後,可能唯有文字中傳達的喜怒哀樂、思考、糾結、焦慮......證明這個世界曾被我們如此深切地熱愛過,證明今日此時我們曾如此鮮活地存在過。

音樂、詩歌、繪畫、舞蹈……真是人類情感共通的橋樑。

2

速食化生存節奏伴隨豐富氾濫的物質滿足,不知不覺間會距離精神世界的富足越來越遙遠。

“懷舊”可能是一種間歇性顯現的情懷特色。

出生的年代是客觀存在,而人是可以選擇精神寄託的年代歸屬的,相比於八九十年代可能七八十年代更令我着迷。

3

作業16的最後說:今天放假

可能就是純粹的給大家放假,猜個歌名就能交作業,順便聽音樂陶冶下情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