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視-本我

人看似一撇一捺,簡單直接,實則七情六慾集於一身,舍不掉,放不下。

我的形體之上是各種色塊的堆積,眼花繚亂,目不能接。

首當其衝的是血紅的帶狀色帶,沿着軀體纏繞而上,面積雖不誇張,卻貼合的甚是緊密。

情慾是人存在的根基,一個人的完整一生便是從這個慾望開始,始於那一次激情的碰撞。

只要人進入成長期後,它便開始伴隨,並會成爲許多人在這個社會上“努力”最原初的動力。美人嬌妻何人不愛,就連知識的索取,亦有將情慾作爲標尺“書中自有顏如玉”。

不過從繁殖本能到沒有邊際的慾望,其間的度太容易跨越。

所以古人纔會有“年少,血氣未定,戒色”的諫言,帝王哲學家奧勒留也會在《沉思錄》中寫下“性愛不過是身體的一陣抽搐後分泌一些粘液而已”。

也會有人看破紅塵後將之斷然捨棄,如“世間萬象,皆爲虛妄”的佛家,如“孤獨國主”周夢蝶在詩《我選擇》中寫到的“我選擇江欲其怒,澗欲其清,路欲其直,人慾其好德如好色。”

但此時此刻的我,尚無法破除這妄念,無能看破虛入實。

其次吸引我目光的是一團紫色,緊緊將胸膛包裹,包括的那愚昧的心。

貪慾,深深的裹住我內心慾念海洋。

我貪圖呼吸的更好的空氣,享受更美味的食物,住更闊綽的房子,有更多的玩物。

貪戀金錢、地位、名望、美人······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在我看來佛家的“貪嗔癡”都是貪字的分解,天主教七宗罪裏“淫慾、暴食、傲慢”
都只是“貪婪”的衍化。

一直都想放下,可貪念卻越長越大。

血紅情慾是本能的發揚,紫色貪念是現實的誘惑,最後能與前二者相抗的唯有內心自我放棄的懶惰了。

懶惰是後來居上的,但不需要太費力就可以舒適(或看似舒適)的生活,那還要什麼情慾,管它什麼貪念,“我睡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安樂死有兩種,一種需要藉助外物,一種靠自己就行了。

當代欣欣向榮的發展,互聯網信息流的麻痹,生活條件的改善,真是懶蟲肆意生長的溫牀啊!

有句歌詞“懶症發作就別講光明之時”說的就是那些自豪說出“爲什麼我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人,沒有踐行的都是別人的道理,用過了接受了纔是你的。(對象包括我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