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當我遇見一個人

這是我的第二次–用一天時間,如飢似渴,如癡如醉,閱讀完的一本心理學的書籍,實在是沁人心脾。

任何事物,如果你覺得它美,那麼它一定暗合了某種美的規律。家庭教育也是一樣,一個孩子從呱呱附地到健康幸福地長大成人,他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呵護一定暗合了自然發展的規律。母嬰關係決定人生的起點。孩子通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係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着絲絲入扣的對應。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潛意識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

愛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愛孩子,也是愛自己內在“受傷的小孩”。
教育的本質,
其實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 摘自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第一章 覺察:遇見內在的嬰兒

如果順從天性的親密育兒反而會使媽媽感到無所適從,那麼她的心裏一定有一個糟糕的內在嬰兒。母嬰關係的影響會伴隨我們一生,認識它,我們便有自由去改寫自己和孩子的命運。親密是母嬰關係最自然的狀態。嬰兒出生後,處在和母親一體的感覺中。沒有迴應,孩子的世界將是漆黑一片,而親密也可以療愈一切。當父母看孩子時,看到的是一個需要被訓練糾正的問題,那麼孩子一生的悲劇已經註定。父母自己內心安靜,孩子自然會在安全的能量 場中睡着。不存在嬰兒,只存在母嬰。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嬰兒都無法單獨存活,嬰兒的狀態無時無刻不在精準地反映母嬰關係的質量。真正的陪伴是身心臨在。跟隨嬰兒,跟隨當下,不去控制和改變,這是媽媽能給嬰兒的最好的禮物,也是對媽媽自己巨大的滋養。嬰兒是父母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嬰兒是極其敏感的存在,他像鏡子一樣反映父母的內心世界。延遲滿足能力,始於嬰兒期的及時滿足。延遲滿足能力的形成,來自於父母從小經常及時迴應和滿足孩子。越是被及時迴應和滿足的孩子,長大後越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因爲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

第二章 態度:放下評判,全然看見

不打擾,是一種尊重孩子內在成長節律的大智慧。父母不用慣性思維框住孩子,孩子才能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去體驗屬於他的無限可能。若父母用自己全部認知去教育孩子,最好的情況孩子也不會超過父母;若父母對孩子的靈魂心懷敬畏,只是給予關注、陪伴,而不打擾,孩子自然會成爲大衆眼中的奇蹟。你過去走過的彎路,可能正是孩子未來開拓的藍海。孩子的出生,是來引領我們迴歸心靈的生活。培養一個天才很容易,父母只要不用自己僵化的、自以爲是的頭腦試圖教導孩子即可。不干擾孩子內在的成長節律。孩子自我發展、自我教育的過程有着神聖的內在規律,不需要任何早教機構去教。限制是僞造的愛,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爲是的“正確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爲孩子好,愛比教育重要一萬倍。真正的好習慣其實無法靠訓練養成。若有充足的愛流動,孩子的好習慣會自然呈現,無須訓練。而頑固壞習慣背後,是愛匱乏的痛苦吶喊。不期望改變。無論父母的話說得多漂亮,貌似多尊重孩子,但只要起心動念想要改變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愛,而是能量被阻塞。父母的負面投射,創造了孩子的負面現實。投射是有能量 的,如果父母堅持不懈地把負面 的擔心和評判投射給孩子,就等於在給孩子創造一個負面的現實,再好的孩子,也會被父母長期的負面催眠搞砸。孩子與社會的關係,就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影。現實社會是溫暖還是殘酷不取決於社會本身,而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親子關係的真相創造了世界的 真相。

第三章 童年的溝通模式決定未來的關係模式

父母和孩子建立怎樣的溝通模式,孩子在未來就會重複怎樣的關係模式。無所隱藏,正是精神分析所做的事,然而讓真相呈現的,並不是分析,而是愛的照見。請用最大的善意呵護孩子無所隱藏的狀態,莫要讓評判裹住他的本心,莫要讓他因受傷關閉心門。關上的一剎那,我們就真的錯過了。不同迴應,帶來不一樣的人生。給孩子生命最好的滋養,是確認孩子的感受。書中列舉了以下幾個類型:共振互動型、以母親爲中心型、無關反應型和情感逆轉型,其中最理想的狀態是共振互動型,嬰兒自主的微笑,激盪起母親的喜悅,母親也發自內心地對嬰兒微笑;嬰兒夜半啼哭,母親哪怕在另一個房間也會同時醒來,衝過去撫慰嬰兒。母親以嬰兒的感受爲中心,與嬰兒共振,給予積極的迴應與關注。不評判,只確認感受。如果父母是在“無關反應”和“情感逆轉”的環境中長大的,那麼很難與孩子產生自然豐沛的情感呼應,但至少可以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反應模式。拒絕不等於傷害,讓孩子受傷的是附帶的評判,沒有評判的拒絕,愛依然可以流動。幸福的關鍵不在於陪伴時間的多寡,而在於陪伴質量高低,當我們完全不想改變對方時,纔可能真正陪伴對方。通過覺知培養陪伴的品質,父母要通過自我覺醒與成長提高陪伴的品質,更好的活在當下,更好的臨在。

第四章 會痛的不是愛

輪迴有巨大的推動力,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我們在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潛意識卻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有的父母秉承“愛與自由”(孫瑞雪老師有本書就是《愛與自由》,孫瑞雪教育機構提倡的也是這樣的育兒理念)的理念,卻經常遭到周圍人的攻擊,這是因爲人類潛意識。沒有覺知的人看不得享受愛與自由的孩子,那樣會觸發他們舊有的創傷。做好父母,需要強大的自我認識、自我成長的意願,然後像母獅子一樣充滿力量,捍衛自己的孩子。沒有界限,只因缺乏愛的能力。沒有界限,不是因爲無私;沒有界限,哪怕是付出,也是自私的行爲。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孩子不必爲父母的錯買單,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選擇,孩子無須爲父母的選擇承擔後果。可以不原諒父母,我們不是一定要和父母修復關係才能自我成長。父母也許一輩子也不會真有能力真正看見孩子,但我們依然可以成長,並且擁有愛和不愛父母的自由。控制是對孩子的情感勒索。父母的控制慾伸向哪裏,孩子一生都將在那裏體驗到扭曲的痛苦。

第五章 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破除潛意識中的限制性信念,未來的發展纔不會受制約。

真正的富養,是內心豐盛流動。若父母沒有覺知,把匱乏感和愧疚感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未來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

認爲自己值得,財富就會追隨你。父母若對金錢沒有匱乏感,在能力範圍內全然滿足孩子,孩子未來和金錢的關係自然輕鬆豐盛。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