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 假期治癒讀物·第一期

一直感覺,治癒系讀物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類書通常沒有百轉千回,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也不會讓人有強烈的非讀不可的慾望。

營造的氛圍都是淡淡的:書裏的人們,聊天,散步,吃飯,戀愛,社交,柴米油鹽,飲食男女,煙火日常。

正因如此,讀來才輕鬆治癒。

好像在看描色淺淡的插畫,初看覺得普通,再看卻被吸引。

因爲作者們認真描繪的,都是我們的日常的感受。

即使地域不同,依然能從這些小故事裏體會到“大家都想要好好生活啊”的心情。

在忙着返鄉歸家、旅行放鬆,與親朋好友見面的假期,讀些這樣淺淡的文字,也許正合適。

第一期,先爲大家推薦五本小說。



01  《蝸牛食堂》 小川糸

“請你更有自信的堂堂而活,請你穩穩地踩着地面而呼吸。”


倫子的男友拋棄她離去,還帶走了兩人所有的財產。

因此患上失語症的倫子,回到家鄉,開起了一家名叫蝸牛食堂的小店。

顧名思義,就是像蝸牛一樣,慢慢的做着菜,招待着客人的小店。

倫子爲了滿足客人們各種各樣的心願,而不停的研究着新的菜譜。

參與着他人的生活,她逐漸從中得到力量,對於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最終被治癒了。

書裏的菜譜很有意思的,作者描述的很細膩,很好吃的樣子。有空的可以在家裏自己實踐下。



02 《趁熱品嚐》 小川糸

“詛咒、痛罵、哭鬧、摔砸,如果做得出來,可能會好過一點,但以淺顯方式膨脹感情的事,我就是做不出來。”

六則短短的小故事,講述了面臨不同困境的人,從食物中得到慰藉。

在這本書裏,作者對於食物和人之間的關係的描寫,依然是細膩的。

哪怕是最簡單的菜餚,只要蘊含了人的感情和寄託在裏面,也會變得別有滋味。



03 《假如歲月足夠長》 三浦紫苑

“陽光穿過薄薄的花瓣,溫柔地灑下來。春天竟會是如此美麗而平靜。”

獲得過直木獎的作家三浦紫苑的作品。

有關於年老手工匠人源和政的日常。

源早年喪妻,後來沒有再娶,和徒弟生活在一起,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製作技術快要失傳的傳統手工髮簪。

政和老婆子女分居,獨自過着寂寞的生活。

這樣的兩人,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互相幫助,偶爾吵架拌嘴,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事後,時間就這麼不知不覺流走了。

作者的筆觸凝練質樸,對於家庭和情感的思考,視角獨到而敏銳。

可能唯一的敗筆,就是翻譯的感覺太重,反倒削弱了文字本身清淡的美感。



04  《花牀午歇》 吉本芭娜娜

“那些乍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家人在一起和睦的生活,儘量不把事情憋在心裏、說出來,好好的跟人打招呼,打掃家裏的衛生……這些小事積少成多,就會演化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臺版譯爲《在花牀上午睡》,我覺得這個名字更順口一些。

乾子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在故鄉。某天,兒時好友野村也回到這裏,他買下了一幢房子,決定回到村裏定居。

乾子在和野村交往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擁有着很多美好,家人都幸運地平安健康,她對寧靜的小村莊的眷戀,也隨之變得深厚。

這是一個人,能爲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的變化:讓她獲得觀看自己的生活、所處的位置的全新視角。

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的事。通過和不同的人的來往,能夠更瞭解自己。

通過思考和審視,能夠更珍視已有的美好。



05 《一個人的好天氣》 青山七惠

“不斷地認識人,不斷地被人認識,但是好天氣是自己給自己的。”

講述了日本的“飛特族”,即不願意做上班族,而選擇四處打零工來逃避社會壓力的年輕人的故事。

文中的女主,知壽,最後在一系列事件中飛速成長,對於自我亦有了新的認知。

作者青山七惠說過,她想告訴年輕人,“去做吧,只要踏出了第一步,就會發現沒什麼好害怕的。”

的確如此,生活中,我們常因爲害怕、不敢面對而逃避,因爲自卑、軟弱而給自己設限。

其實,只要能給自己一點點勇氣,去邁出第一步,直到找到支撐自己的力量。

到那時回過頭來,說不定會發現,曾經讓自己耿耿於懷的事情,早就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這個書單會作爲一個保留欄目不斷更新。

我也會繼續分享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