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書之情緣

文/葉子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難得清閒下來讀書。手裏捧着一本丁立梅的《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無比愜意地躺在牀上,把耳垂下來的頭髮往後捋一捋。盡情地享受着文字的淳樸,暗自生香。桌上放一杯咖啡,醇香濃郁、沁人心脾。

人這一生有過多追求,而我渴望有間書房。把年輕時的迷茫、老來時的孤獨,獨處時的憂傷,全能聊以自慰。聞着書的芬芳,讀着質樸的文字,內心沉靜而柔美。若是能與書爲伴,文字偕老,一生便是足矣。

我對書籍是情有獨鍾的。即使它們殘缺不齊,破舊不堪。我依然聞到了花的芳香,果的樸實。把它們視若珍寶。看着一些年代久隔的“古董”。我的心裏劃過一股暖流,濃濃地,柔柔地……

唸書時,沒錢買書。性格內向的我也不敢張口跟別人借。書店離學校很近,我成了常客,隨着書裏的情節緩急,我時而眉頭緊蹙,時而笑魘如花。直到店員語氣中的各種嫌棄,使我望而生畏。便暗暗發誓:我總會拿着錢來買。

家境不好的我,不敢跟家裏提。偷偷開始撿瓶子、易拉罐賣錢。怕被同學恥笑,好長一段時間後,我才湊夠一袋子。扛到一處破舊的廢棄廠,散發着黴臭腐爛的味道。一個老頭兒頭也不擡地歸類垃圾。

我竟在垃圾堆裏翻出了幾本破舊綿軟的淺黃色小人書,圖片黑白相配。因爲印刷問題,有些模糊不清。我翻了幾頁,歡天喜地捧着,彷彿是遇見心意的男孩,暗生情愫。心裏美的開出花兒來,老頭兒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贈予了我。作爲回贈,我把那袋瓶子送給了他。

那些書被我妥善保存着,直到幾年前我外出工作。母親收拾屋子,整理了出來。知道是我的東西,她想要徵求我的意見。弟弟幫我做了主兒。把我青春時期整整一箱子的書、筆記、字墨全賣了。我所有的記憶隨着那箱書全沒了。就好像那些年留給我的青春一下子消失了。

後來,也許是爲了彌補遺憾,也許是爲了尋找青春。我大量地買書,書架擺滿了。就開始裝紙箱裏,一個、兩個、三個……直到挪不出地方兒。我開始騰地兒,只要是覺得這裏還可以放些什麼,毋庸置疑那一定是書。我迫切地渴望有間書房,突然發現,整個家,都成了我的書房。無論在哪個角落裏,我都能嗅出它的書香四溢。

結婚生子後。時間不再是奢侈品,我要面對一地雞毛,沒有太多閒情雅緻來看書。先生也是個愛書之人,無論多晚,他都會騰出時間,看會兒書。即使太過勞累,他也會在手機裏聽會兒樊登讀書。

一個人的行爲是可以影響到另一個人的,而我就是那個受影響的。孩子睡熟後,我也可以靜靜地讀會兒書,看到精彩之處,我便忍不住記在小本子裏。總覺得一定會有用着的地方,那種感覺真美,美妙而又充實。

我的行爲又影響到了孩子,她很小的時候。我經常教她認物識字,讀故事。後來無意買了一本《嬰兒畫報》的刊物,聽說很適合小孩看,便買了回來。孩子很喜歡,每天愛不釋手,纏着家裏人天天給她講。

對於我來說,晚上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間。我們一家三口坐在牀上,互不打擾,各自安好地讀着書。女兒朗朗上口,讀到精彩之處,看到好看圖片時,她會指着驚叫道:媽媽,蝴蝶……媽媽,小怪獸……。我摸摸頭,誇她厲害。她又會認真地讀,雖然我聽不懂她在讀什麼,衝她的熱情勁兒,讓我很是欣慰。

喜歡讀書的人,時間久了,便對書有了感情。若是一日不讀,便覺得空虛、難眠。少點什麼似的,讀書已成爲我家裏的習慣,後來變成了一種依賴。尤其是女兒,她一早一晚兩件事,便是讀書。誰要是逗她,她便會很生氣地呵責道:你走開,讀書呢。逗的我們一家人心花怒放。

對於愛書之人,我時常懷着一顆恭敬之心,他們身上總帶着一股文人雅士,書香氣息的味道。你若是經常跟讀書的人交流,感覺你的思維、知識、眼見得到了昇華,出口皆是文章。一個人讀了多少書,骨子裏便能彰顯出來。腹有詩書氣自華,這種氣質是掩蓋不了的。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歲月靜好,安然若素。走過來的三十年,唯一慶幸的是,我依舊是那個愛書的女子。總覺得這樣也挺好,不浮不躁,不卑不亢,做個心遠自寧靜的女子,又何嘗不是一件美事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