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

這兩天,又是例行的年末大掃除,抹牆擦玻璃,拖地洗傢俱,只有到這時候纔會發覺家裏真是灰塵滿屋。

站在二樓清洗外牆瓷磚時,經常有鄰里從門前路過,調侃說“這麼努力幹嘛,這是要擦成新屋嗎?”

可其實家家戶戶有哪家沒有徹底大掃除呢?

我環顧一週,發現還真有,甚至越來越多。

路對面那家的男人在北京工作,兒子大學畢業後同樣分配在另一個城市當老師。可能覺得回來麻煩,今年他們打算全家去北京過年,雖然去年好像同樣如此。

左邊那家的兒子年後就要結婚了,在縣城買了新房,村裏的房子以後估計只有他爹孃住了,所以也沒見他們搞什麼大掃除 ,只是簡單擦了下門而已。

右邊也有一家鄰居的情況跟上面那家差不多,在縣城買了新房子,遂馬馬虎虎應付一下。

這樣看一遍,周圍一圈的七八戶人家已經有三戶沒有慣例的清掃了,接近一半的數量。

感覺年輕一輩大都不想住村裏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八九年前我還在讀初中的時候,看到有村子搞什麼新農村,覺得一陣眼熱。那些漂亮統一的建築,新穎好玩的休閒廣場,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們村子啊?少年的我熱切想到。

然後寄宿讀高中,又讀大學 ,這麼七八年過去,反而沒有見到周圍還有什麼村子進行新農村建設,我所看到的是縣城裏新的居民小區建了一個又一個,好像從來不擔心賣不出去一樣(不過好像確實賣的很好)。

習大大說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看我們這都是已經捨棄了農村,集體“奔向”城市。

村裏的田野大半都被荒草佔據,現在人們都覺得種田性價比太低,又累又不討好,不如直接買米來的爽快。

互聯網的興起讓人們能夠看到這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絢麗的誘惑鋪天蓋地。

現在和我同齡年輕一代大部分外出找工作而不是留在本地或繼承父輩的手藝,留在村裏的要麼是我的父輩那一代人,要麼是早早結婚生下的小孩子,在家已經快一週時間了,我僅僅見過三四次同輩人的面孔。

以前看新聞裏說留守村莊還覺得遙遠,現在我看用不了多少年,可能我們村裏也會只剩下老人孩子吧,更可能的是老人孩子也被接走了,只剩下緊閉的房屋。

當然,趨利並尋求更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與願景,我也只是發點牢騷表達幾分愁緒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