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命只剩一天,我會做些什麼

今天看了一部災難電影,名爲《天地大沖撞》,98年的老電影,故事劇情跟2009年的《2012》很相似,都是講述人類社會面臨地球末日的抉擇。

至於《天地大沖撞》故事的末日起因片名已經說明,就是因爲一顆彗星與地球相碰撞引發的危機。

這部電影煽情段落很多,具體的災難都是寥寥數筆帶過,所以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不是末日場景有多麼的觸目驚心,而是面對可預見的死亡,一個人能做些什麼?

這是一個有趣又深刻的問題,諸多作品都討論過這死亡倒計時的情況,對於整體來說,無非就是那麼幾種,有人癲狂,有人漠然,有人悲嗆,有人倒下,也會有人釋懷。

那麼,換位思考,置身處地的想象一下,如果是我,得知再有幾天的時間就要死去了,我會如何度過最後這些分秒。

沒有愛情,所以沒有電影中的怒髮衝冠爲紅顏,爲了不拋棄心中的她寧願共赴黃泉。

沒有牽掛,短短的二十多年過往裏,沒有什麼還能短時間內彌補的缺憾,故無非再費周章。

沒有夢想,目前爲止我心中的小目標在死亡面前好像也不算那麼重要,要麼是短時間內實現不了,要麼面對死亡的壓迫實現着也沒意思。

······

突然發現自己好鹹魚吶,竟然就已經可以坦然赴死了,說好的人生的意義呢?

可死亡也是一種探索未知的旅途啊,這不就是意義。

就算在電影中,除了少數的激進分子,好像大多數人知道一段時間後就將迎來末日也依舊是照常有條不紊的生活,好似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難道大家都是這麼心大嗎?

我覺得應該用震驚後的不知所措比較合適,面對突然顛覆整個生活的變故,除了“穩住別慌”外已經做不出其他的反應。

徒勞的瘋狂遊行?

肆意的發泄慾望?

絕望的痛哭流涕?

普通人更多的應該是麻木的漠然,一如判了死刑的囚犯。

我想我應該也會那麼茫然,只能看個電影,翻翻書,和親朋好友聊聊天,等那終結的一刻。

這麼一想,最後什麼也做不了是因爲不想嗎?是無奈,是做不到,是沒有時間。

所以,繞了一大圈,得出的感悟還是要及時行樂,畢竟時不我待,並且不僅僅是行樂,追夢也是同樣,要想在生命的尾端不後悔,那就只能在平時多花氣力了。

該說的話要去說,想做的事要去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