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世界歷史之二十:德意日法西斯的興起!

1929年~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資本主義世界。世界統治階級尋找不同的出路。

德、日兩國逐漸建立了法西斯專政,對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和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危機使戰爭成爲20世紀30年代的主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中央政府近於癱瘓。在這種情況下,墨索里尼趁機組織了法西斯黨。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率黨徒隊伍進入羅馬,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專政。墨索里尼獨攬大權,成爲意大利的獨裁者。

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嚴重打擊了意大利。意大利本來就資源短缺,資金匱乏,經濟危機更使它雪上加霜。

墨索里尼企圖以對外侵略,轉移人們對國內危機的注意力。因此,他加緊武力擴張,重新瓜分世界的野心迅速膨脹。

世界的經濟危機也嚴重的打擊了德國。經濟危機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德國社會各階層對軟弱無能的政府普遍不滿。

在政治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壟斷資產階級決意讓希特勒上臺。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不久,他又集總統和總理一身,稱爲國家元首。

希特勒一上臺,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專政。

1933年,納粹黨製造了國會縱火案,然後嫁禍於德國共產黨,藉此逮捕了大批的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納粹黨還解散了一切的工會,取締了其他一切的政黨。納粹政權加強思想控制,焚燬大量進步的書籍,妄圖毀滅人類先進的思想文化成果。

希特勒統治時期,成千上萬的左派人士,不經過法律程序就被蓋世太保投入集中營。希特勒還大搞國民經濟軍事化,瘋狂擴軍備戰。

1935年,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終於在法西斯德國形成了。

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對日本的打擊同樣嚴重。爲擺脫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日本以軍部爲主力的法西斯好戰勢力迅速擡頭。

他們慫恿向外侵略擴張。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九一八事變”,很快的便霸佔了中國的整個東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了。

1936年2月26日,日本軍部法西斯內部的少壯派軍官,率領1400多名士兵在東京發動了“二二六”兵變,襲擊首都官邸等重要政府部門,刺殺了很多的重要的官員。

這次兵變是軍部的勢力更加的強大,新上臺的內閣完全受它的擺佈。日本加緊實行全面軍國主義化。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的侵華鬥爭。

德國、日本、意大利3個法西斯國家,在侵略擴張過程中,逐漸緊密地勾結起來,組織侵略集團,力圖控制全世界。

1936年11月25日,德國同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

這樣,3個法西斯國家組成了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稱爲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歷史的車輪滾向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