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57.2自我之别

这篇本来是在本书中的57节后面 ,结果漏了,造成了57至58篇的逻辑有些不连贯。补发一下。

“主我客我”,“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公我私我”,那么,这几种说法如何区分呢?

其实也没有必要太多的区分,它是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从总体来看,人的自我意识包括着这三个成分,一个是自我认知,一个是自我情感,一个是自我意象。

比如,当我们描述出我是谁的时候,其实是在给自己画了一幅图像,而这个图像有什么功能,而这个功能就类似于思想,人的这种功能的思想就引导了人的行为,比如说,你画出你的图像的一个部分,发现你是一个很上进,求知欲很旺盛的人,那你对自己的评价就比较正面,而且你能达到的成就动机也比较高。

于是,你就很有信心在行为上加以证明,比如认真学习,善于钻研,坚持不懈,从而成为了你想成为的那样的一个人。因此,一个人的行为也是跟他的“自我”的概念保持一致,所以,我们从逻辑上来讲,人对“自我”的理解与执行,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每个人都是与他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思想就决定了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就决定了他该如何去做事情。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出现了和自我的思想不一致的地方的话,这个人就会面对巨大的心理冲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当中,我们也都在不断的感受着经验,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这样人才能心安理得,不会出现心理冲突,产生心理疾病,那怎么才算是合理的解释?

网友A:

是的,自我感觉表现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原先思想和群体思潮之间的冲突。如果你一直和社会一致,你就失去了自我。几万年前,人类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如今,世界上不同社会的思潮都展现在你眼前,所以,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了。

北斗:

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依据我们的“自我”概念,你为什么成为一个大学的好学生,因为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因为我是一个智力比较高的学生,所以我成为这个大学的学生,这就说明了我是比较厉害的人,否则,我压根也考不上这个大学了。当然了,也有很多的人会真的很遗憾,甚至是会成为心理阴影,因为没有成为名校的学生,比如,你为什么没有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

而这种人,他可能会自觉的认为,因为我可能不是那块料,因为我的学习可能还不够刻苦,也因为我的智力还不够达到超一流的那样的一个水平。一个人对这类事情的解释,都是和“自我”的概念有关系的,比如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比如两个人同样考上同一个大学。

但是,这两个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本来可以考上清华大学的,比如他的分也够了,但是填写志愿搞错了,觉得自己是考不上,不敢报清华大学,当然也可能有其它的原因,比如考试没有发挥好,但是他考上了这个大学,所以,他会得到一个自己倒霉的结论,就相当于他以往的努力全部失败了一样,这对别人来说虽然是个好大学,但对他来说不是,因为对他来说,考上这个大学太容易了,这不是他的目标,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人生的失败,这种阴影也会伴随他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

而另一个人本来是这个大学都考不上的,结果他也能考上了这个大学,就相当于他中了彩票一样,他本来也没有怎么努力,只是考试时发挥超常或正常发挥,也可能是填志愿填的好,那这个学生就有了正面的激励,你看我没怎么努力,照样是牛人,这说明我的天赋还有很多,以后可以更上一层楼,可以得到更大的成就。

所以对于同样经验,不同的自我概念的人,他的解释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高自信型和低自信型的人来说,就大不相同,而高自信型的人就是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高的,个体之间是存在这种差异的,比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发现有的人比较自信,有人比较不自信或者比较自卑。

而这两种人之间他对同样的一件事情,比如考试,如果一个高自信型的人考了第一,他就觉得就是理所当然,这有什么可高兴的呢,我的水平就是第一,别说班里就是第一,年级都有可能第一;而对于一个低自信心的人,他即使是考了全年级或全系第一,他会觉得是外因,他觉得这是一个运气,只是一个幸运。

因此,就心理学家来说,他们也是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的人,而不同类型的“自我”概念,由于他们的人生经验不同,他们给出的解释也不一样。当然了,还有更高层次的心理学家来解释心理学家本身的问题,现在来看,这类心理学家被称为“认知心理学”家。

网友A:

如果有一天,你被土匪绑架了,而且要和他们一起生活好多年。试想一下,你会怎么想?你会痛不欲生,因为你的自我彻底被打碎了,因为你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生活。你会感到异常的孤独。你会成千上万倍地反思自己。

北斗:

也许,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也只能心安理得,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况了。不管是思想还是行为。所以说,这就上升到哲学层次了,世界是人解释出来的,思想也是解释出来的,逻辑更是一种解释,行为就更是了,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一定会导致后面,有什么样的行为或习惯,来体现出来这个人的思想。

贝克,是美国认知心理治疗的一个大师,他通过认知疗法来治疗抑郁症,他说“抑郁”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他说,实际上跟他一个人的消极的自我概念有关。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称为“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於潜意识中。

一旦这些图式为某种严峻的生活实践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界,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如此,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常见的负性认知有:任意推断、选择性抽象、过分概括、放大和缩小、个人中心、二分法思维。

所以,他注重从逻辑的角度看待当事人的非理性信念的根源,以及通过鼓励当事人自己收集与评估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假设的证据,以瓦解其信念的基础。

他的这些说法,也是很深刻的,其实,这种心理学家,是往哲学家的方向走了。

抑郁症患者大都有心境恶劣的一种心理障碍,一个很大的表现就是“自我”概念都比较消极,尤其是罪恶感比较深,就是说,他的自我概念当中的关键词是,“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有罪过的,我是一个被控制的被动者,或者我对我的命运无能为力,生活没有意义,活着没劲,干什么都没有意义”,如果这个人在这样描述自己的时候,其实已经比较严重了。

而正常的人,在解释了过去的经验之后,即使是他感觉到过去不好,他也会想着要改变现状,比如说我们要设计未来,决定未来我的成就动机是什么样的,我的未来的报负或理想是什么,以及我个人对自己的未来的期待是什么?

所以,对一个积极的人来说,一个人的抱负水平的高低,也跟自我概念有关系,“自我”有一种能够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

但是,如果长期持有的是一个“消极的自我概念”的人,他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事无成,这也是因为他的历史的失败经验告诉他的,很简单的一件事,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有些严重者,甚至到了怀疑自己是否能走路的地步,于是他感觉有一天再也走不下去了,坐上了轮椅,更严重的卧床不起。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本来也没有躯体上的病,等通过药物或思想等方面的康复之后,或者他本人想通了之后,不会走路的人,竟然又恢复了走路!

而一个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同样的一件事,他的看法竟然是如此的不同,比如即使是没有考上一个好学校,但是,他也觉得自己很荣幸了,他也更觉得自己今后加大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好成绩,好的结果,正是因为他有正面积极的体验,不断的督促他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当然这个目标的引导随着他能力和信心的增强,也是成正比的,于是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思想与行为一致,从而引导个体行为,并解释个体经验,这就决定一个个体的对未来的期待。

自我概念的功能,正因为如此,罗杰斯他说,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比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更有价值。你有没有钱这不是很重要,但重要的是你觉得你有没有钱,和你未来能不能挣钱,这才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可以现在没有钱,但如果能有信心,他将来一定会有钱。这就是“自我”认知的不同,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成就自己的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