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良知沉睡

薦 語

 

良知是伴隨我們行走在人生荒原的白鴿,它有時藏身起來,有時被人抓去,卻總會再次回到我們身邊。

 

而有的人,卻從無良知,可以毫無內疚地傷害你,他們不是惡魔,卻勝似惡魔。

 

 

作 者 簡 介

 

 

 

瑪莎·斯托特博士(Martha Stout, Ph.D.)

 

美國知名臨牀精神病學專家,任職於哈佛大學醫學院,曾在著名的麥克萊恩精神專科醫院(McLean Hospital)接受專業訓練。

 

斯托特博士擁有多部著作,被福克斯新聞、美國公共廣播電臺、KABC電臺及其他許多廣播節目介紹和報道過。

 

 

精 華 解 讀

 

以下內容爲《當良知沉睡》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目 錄

 

一、反社會人格概述

二、無良症的案例——一個沒有良知的高智商成年人會是什麼樣?

三、良知是什麼

四、良知的起源

五、良知沉睡時——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與“煤氣燈下”典故

六、反社會人格是如何煉成的

七、反社會人格的特徵

八、自我保護的13條原則

 

 

正 文

 

一、反社會人格概述

 

無良症,又叫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無法矯正的性格缺陷。

 

患無良症的人羣被稱爲反社會人格者,即使做了壞事被抓到,他們也只是受到表面的懲罰,但其內心絲毫感覺不到傷害別人而所受的煎熬。

 

爲什麼我們要學會辨認反社會人格者 ?

 

我們知道滅門慘案、連環殺人案的犯罪嫌疑都是反社會人格者,我們以爲這些人都是極少數的存在,事實上,更多非暴力型的反社會人格者潛伏在我們身邊,因爲反社會人格者佔總人口的4%;而精神分裂症只佔1%。

 

 

 

二、無良症的案例——一個沒有良知的高智商成年人會是什麼樣?

 

他,天資聰穎,帥氣逼人,特別會討老師歡心;

 

他,家境富裕,12歲就開始盤算自己能從父母手裏繼承多少遺產;

 

他,是斯基普。

 

他,最喜歡的事情,是在湖濱別墅度假時,在湖邊用剪刀戳死青蛙!

 

 

 

你覺得長大後的斯基普會是什麼樣?

 

A.高智商罪犯一名,掌握了歐洲最大的犯罪集團

B.無固定工作的街頭混混

C.殺害父母及妹妹謀取遺產的通緝犯

D.心理陰暗、能力平庸的普通上班族

E.被孤立在社會邊緣,自殺

 

×以上答案皆不正確×

 

 

 

斯基普成年後非但一次都沒有進過監獄,而且活得很好。

 

他順利地考上了大學,畢業後靠着冒險精神和施放魅力很快成爲公司骨幹,並迎娶了億萬富翁的女兒爲妻,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問題出現在看不見的地方:

 

斯基普是個無良症者,他爲公司努力拼搏,只是剛好因爲工作適應他源源不斷地對冒險和刺激的渴望。

 

他也不愛他的妻子,只是看上了她帶來的財富與背景,並且他清楚地知道她會容忍、包涵他的不負責任和拈花惹草。

 

他喜歡利用自己的聰明操控他遇到的所有人。

 

如果有人不服他的操控,他可以恐嚇人、攻擊人、可以把別人的胳膊弄斷,可以毀掉別人的事業和人生。

 

而公司因爲他帶來的大量業績,往往爲他的這些劣跡買單,息事寧人。

 

直到2003年,美國證券委員會指控斯基普犯有欺詐罪,案件正在等待調查結果……斯基普的真面目才慢慢浮出水面……

 

而此前,他已經度過了50多年逍遙快樂的人生。

 

 

三、良知是什麼

 

假設一個人,爲了忘記給寵物狗餵食就出門參加一個重要VIP都會參加的會議,並且他開完會就得立即出差,最終,他卻選擇放棄參加會議,回家先安頓好自己的狗再去出差,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具有良知的嗎?

 

事實上,在這個簡單的故事裏,他這麼做還可能因爲其他動機:

 

A.受不了“出差回來看到家裏的狗死在了廚房地板上”

B.害怕狗飢餓的哀嚎會讓鄰居對他產生不好的看法

C.他不希望自己是個虐待動物的卑鄙小人

然而,這些都不是良知。

 

良知是他因爲對狗有感情,所以只要一想到在他出差期間,狗會一直又餓又渴,心裏就受不了,這就是良知了。

 

良知,是一種建立在情感依附上的義務感。

 

它會激勵我們做出看似不符合理性判斷,甚至有損自我的決定。

 

 

四、良知的起源

 

良知,是一種自然選擇的結果。

 

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勞倫斯·科爾伯格對一些6~16歲的孩子做了調查,他發現兒童的道德發展依循一個普適的過程:

 

7~10歲,處在道德成規前期,他們會順從成年人的權威,並遵守規矩,因爲對賞罰具有了預期判斷。

 

10~13歲,進入道德成規期,他們對權威有了抽象的概念,有了服從的意願。

 

13歲以上,處於道德成規後期,形成抽象的道德原則,並按其行事以滿足自己的良知,而非他人的認可。

 

 

五、良知沉睡時——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與“煤氣燈下”典故

 

對於那96%的非無良症者來說,他們的良知曾經動搖或削弱,甚至泯滅過嗎?

 

1. 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

 

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揭示了良知在什麼情況下會陷入深度催眠。

 

米爾格拉姆是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記錄了一項令人震驚的實驗,它甚至向我們揭祕了二戰時期納粹分子的行爲動機。

 

實驗過程:

 

主持人向兩名實驗者解釋,該實驗是研究“懲罰行爲對學習效果起到的作用”。

 

其中一人被指定爲學習者,他需要記一些詞彙,如果犯錯,就得接受電擊,每錯一次,電擊強度都會增大。

 

另一人被指定爲“老師”,主持人要求他操作“電擊發生器”,上有30個不同檔次,從15伏一直到450伏。每當學習者犯錯誤,老師就按規則執行電擊。

 

*事實上,學習者是一位訓練有素的演員,是主持人的合作者,並且他根本不會受到電擊,“老師”纔是真正的實驗對象。

 

實驗中,主持人米爾格拉姆教授會身穿白大褂站在“老師”身後,冷靜地用語言敦促坐在電擊發生器旁的老師繼續操作,無論“學生”在另一個房間如何痛苦、扭曲地喊叫。

 

 

實驗目的:

 

在於揭示研究對象(老師)需要經過多久纔會因明確的道德使命而違抗米爾格拉姆的權威。

 

實驗結果:

 

米爾格拉姆分別對40名不同的實驗對象重複了這個實驗過程,其結果令人震驚。

 

最初的40人實驗中,有34個人在確信學習者被綁在椅子上並遭到電擊的情況下,甚至學習者要求退出試驗時,還是會繼續電擊他們。

 

並且,其中有25人(即62.5%)從來沒有違背過主持人的要求,一直按到最後一檔450伏的電鈕爲止。

 

其他幾所大學用米爾格拉姆的方法重複了這些實驗,很快就對男女兩種性別分別累積了1,000個案例,而且涵蓋了各行各業的人,但實驗結果還是如出一轍。

 

實驗結論:

 

有相當一部分人會按照別人的要求行事,只要他們認爲這個命令來自一個合法的權威,就不會去管要求的具體內容是什麼,而且他們也不會受到良知的約束。

 

補充驗證實驗:

 

米爾格拉姆的另一版實驗裏,他用“普通人”代替了“穿着白大褂的科學家”,服從命令的人從62.5%下降到了20%。

 

 

2. “煤氣燈下”典故的由來

 

典出自1944年喬治·庫克執導的心理驚悚片《煤氣燈下》(Gaslight),英格麗·褒曼主演的女主角遭人設計,覺得自己就要發瘋了。

 

邪惡的男主角設計在自己外出時,讓褒曼獨自聽到閣樓傳來聲響,還會把煤氣燈弄得忽明忽暗,這一切都發生在這恐怖的房子裏,她的姑媽多年前就是在這棟房子裏被神祕謀殺的。

 

然而,當褒曼找人傾訴的時候,沒有人相信關於閣樓、煤氣燈還有其他怪事的話,她開始慢慢懷疑自己的現實感……

 

當我們一旦心生疑慮,並設法向其他人講述自己可能被某個無良症者當成目標了時,就會“被置於煤氣燈下”。

 

有良知的人們通常會用更平常、易接受的視角來爲他們解釋這些事情:他太忙所以忘記給孩子飯錢了、她一時沒看清錯拿了同事的公文包等等……

 

然後我們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並將疑問藏在心底。我們對自己由良知做出的判斷產生了懷疑和動搖,良知被矇蔽了,真相與人們認爲的恰好相反。

 

 

六、反社會人格是如何煉成的?

 

① 基因:

 

反社會人格特徵最多可能有50%的影響來自先天。不過,這種極爲複雜的性格特徵不太可能由單一基因決定,而是由許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

 

② 早期情感依附障礙:

 

嬰兒期時,總是獨處而破壞了情感依附,便會罹患此類障礙,長大後無法與人建立情感依附。但目前尚無法確證早期情感依附障礙是形成反社會人格的成因。

 

③ 社會文化:

 

強調集體文化的一些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反社會人格者相對稀少,但在更強調“個人”、“獨立”的西方文化中,反而出現了更多反社會人格者。

 

 

 

七、反社會人格的特徵

 

1. 反社會人格的臨牀診斷特徵

 

① 無法遵守社會規範

 

② 慣於欺騙和操控他人

 

③ 行事易衝動,無法提前做出計劃

 

④ 易怒,具有攻擊性

 

⑤ 毫不顧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⑥ 一貫不負責任

 

⑦ 在傷害、虐待他人或偷竊他人東西之後毫無悔意

 

以上特徵佔3條,就足以在臨牀上被確診爲反社會人格障礙

 

2. 反社會人格者的常用招數與識別

 

① 毫無顧忌地使用自己的魅力,因此通常魅力驚人

 

② 對刺激的需求多過常人,且喜歡拉人下水一起冒險

 

③ 具有超強的識別好人的能力,一看就知道誰好欺負、好控制、容易騙

 

④ 善使色誘

 

⑤ 演技高超,扮作正義的化身

 

⑥ 喜歡裝可憐

 

 

八、自我保護的13條法則

 

① 最高法則,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令人痛苦的事實——某些人就是沒有良知的。

 

② 做判斷時,從自己的直覺出發,不要受到別人身份的影響。

 

③ 當考慮跟某人建立新關係時,拿“事不過三”原則檢驗對方的主張、承諾和責任。

 

④ 質疑權威。

 

⑤ 提防馬屁。

 

⑥ 分清尊敬和害怕的區別。

 

⑦ 不要加入他們的遊戲,以爲自己能贏。

 

⑧ 避開無良症者,拒絕與他們接觸和溝通。

 

⑨ 質疑自己的婦人之仁。

 

⑩ 不要嘗試彌補已經無法彌補的事情,嚥下這口氣,及時止損。

 

⑪ 千萬不要出於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幫他們隱瞞其真實性格。

 

⑫ 捍衛自己的心智,不要讓他們說服你相信人性是一種失敗,大多數人是有良知的。

 

⑬ 好好生活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報復。

 

 

 

結 語

 

杭州保姆縱火案,一把火,將一個原本美好的家庭燒得支離破碎;

 

留美學者章瑩穎綁架案,嫌犯被捕時竟還自如微笑;

 

這些案件令人震驚之餘又惶惶不安。

 

誰也不知道,身邊是否就潛伏着一個公孫止這樣可以瞬間翻臉絕情的熟人,不動聲色就能將你的人生摧毀。

 

這些無良者,或許天生就沒有任何良知的感覺,我們能做的,就只能辨認出他們,並遠遠避開他們。

育兒分享文章彙總→請點擊此處進入

分享文章彙總→請點擊此處進入

 

 

轉載自樊登讀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