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不能買什麼

薦 語

 

近幾十年來,幾乎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醫療、教育、政府、體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等,非市場的準則都已被市場價值排擠出局。作者桑德爾認爲,我們已經從一個擁有市場經濟的社會變成了市場化的社會。

 

他發起了一場我們這個“市場驅動時代”所缺失的爭論:在民主社會中,市場應扮演什麼角色;道德和公共的善爲市場所不敬,金錢所不及,我們怎樣才能夠保護它們?

 

 

作 者 簡 介

 

 

 

邁克爾·桑德爾

 

美國哈佛大學政府系講座教授,美國人文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當代西方社羣主義(共同體主義)最著名的理論代表人物,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講席教授”之一。

 

曾獲英國牛津大學政治哲學博士,畢業後受聘於美國哈佛大學政府系,上世紀80年代初以其對羅爾斯正義論的批評而蜚聲西方學界。

 

 

精 華 解 讀

 

以下內容爲《金錢不能買什麼》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目 錄

 

一、桑德爾教授與公正

二、還有什麼不能買的嗎?

三、本書的核心觀點

四、插隊問題

五、生命與死亡的市場

六、冠名權問題

七、無孔不入的廣告

 

 

正 文

 

 

 

一、桑德爾教授與公正

 

很多人知道桑德爾教授都是因爲《公正》這本暢銷書。他本人還來過中國,發表演講,順便賣書。他是哈佛大學文理學院政府管理學教授,研究領域屬於政治哲學。

 

他一直在和經濟學家發表着不同的聲音。經濟學家大多信奉市場,認爲用價格來調整是效率最高,也最公平的方法。但桑德爾教授始終提醒我們,很多習以爲常的市場行爲背後,都隱藏着大量的道德風險。

 

看完這本書,你可能不再像以前一樣心安理得地用錢搞定一切。因爲你會思考更多。

 

二、還有什麼不能買的嗎?

 

牢房升級:每晚82美元

印度媽媽代孕服務:每位6250美元

移民到美國:50萬美元

狩獵黑犀牛:15萬美元每頭

醫生隨時接你的電話:每年1500美元

放開排放碳:每噸18美元

出租你的前額:777美元

爲藥品做人工實驗對象:7500美元

爲私人公司去阿富汗打仗:250-1000美元/天

爲一位陌生老人買一張保單,等他死了可以獲得可能數百萬美元收益。

……

 

 

 

三、本書的核心觀點

 

關於不平等

 

在一個一切都可以買賣的社會裏,一般收入者的生活會變得更加艱難。金錢能買到的東西越多,貧窮和富足的差距就越大。如果金錢只能買到飛機、遊艇和夢幻假期,那窮人可以不要。

 

但如果金錢可以買到政治影響力、進入好的學校、住在安全的社區,窮人的日子就會更加難過。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貧困家庭和中產階級在過去幾十年中異常艱難的原因。

 

關於腐蝕

 

對生活中各種好東西明碼標價,將會腐蝕它們。也就是讓這些好東西變得不那麼“好”了。

 

花錢進入一所名牌學校,使得榮譽減少;僱傭軍可以去打仗,但是減損了公民的意義;給孩子錢獎勵他讀書,孩子可能會多讀幾本書,但失去了讀書本身應有的樂趣和意義。

 

本書探討的目的,就是讓人們知道:生活在一個一切都待價而沽的社會裏,我們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四、插隊問題

 

機場和航空公司把插隊的權力賣給頭等艙和公務艙的乘客,甚至有的機場可以付費排到前面去。遊樂場和帝國大廈這樣的景點也同樣有類似的服務。美國的高速公路上有專門爲多人合乘準備的快速通道,如果你的車裏只有一個人,你可以付10美元,走所謂的“雷克薩斯專用道”。經濟學家們說這樣可以讓更需要時間的人優先,合理地分配了資源。反對插隊權利的人們認爲:這樣插隊強化了富人的優勢,而使窮人處於更爲不利的境地。而且,一個人願意花10美元開快車,未必是因爲他最需要時間,而是他比一個貧困的人更不在乎10塊錢。

 

同樣的情況,在美國有專門替人排隊的公司Linestanding.com。甚至可以幫助排隊參加國會聽證會。而在中國,最典型的情況是醫院裏的號販子。願意出錢的人可以看到最好的醫生,不願意出錢的人幾乎完全沒機會。

 

排隊的倫理是先到先得,而插隊特權破壞了這一基本倫理。讓富人和窮人差距更大(甚至是壽命),也腐蝕了稀缺之物本身。(比如男朋友排通宵買來的演唱會門票,和花了200塊錢僱個農民工排隊買來是不一樣的)

 

 

 

五、生命與死亡的市場

 

沃爾瑪、寶潔、雀巢、迪士尼等大公司都會爲員工購買人壽保險,受益人是公司。目的是爲了減少員工死亡帶給公司的損失。這樣形成了一個數萬億美元的死亡期貨產業。甚至911事件以後,第一批人壽保險賠償金中,有一些並沒有給遇難者的家庭,而是給了他們的僱主。反對意見首先是這樣的賠付對象,使得公司沒有動力去改善工作場所的安全。而且很多僱員根本不知道自己成爲了公司的保險對象。最重要的是,公司把員工的生命當做了商品期貨。

 

還有一種服務叫做保單貼現。你可以付給一個癌症晚期患者或者艾滋病患者一筆錢,比如5萬美元,買下他一張10萬美元的保單。他如果在一年內死亡,你就可以獲得100%的利潤。如果他活的時間較長,你的收益就會受損。從你開始購買這樣的理財產品開始,你就要期盼某個人早點死。這可能只是有點嚇人,而無法從道德的角度批判誰。畢竟,你是那個願意拿出錢來幫助這些患者的人。這個市場越來越大,發展到老人、心血管患者、慢性病患者身上。甚至著名的主持人拉里金的保單也被貼現。這位老人後來抱怨:我怎麼知道拿着我保單的人是華爾街的經理,還是黑手黨的老大。

 

六、冠名權問題

 

各種廣告咱們已經習以爲常,但讓我們看看市場能夠走多遠。除了可以銷售球員用過的球、球拍、衣服、簽名之外,有位球場管理員出售明星球員走過的土地;有位球員出售“我爲自己賭球道歉”的棒球和被開除的文件複印件;球員做手術後的肘部骨頭賣到了23600美元;把某球隊的每一個本壘打都叫做“第一銀行本壘打”;跑壘者安全達壘時廣播員必須說“安全抵達本壘,既安全又保險,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七、無孔不入的廣告

 

①2000年,俄羅斯火箭把必勝客的廣告帶到了外層空間;

②如今的香蕉、橘子、蘋果甚至雞蛋上都有了廣告;

③小說家威爾登出版了一本由寶格麗珠寶委託撰寫的小說,在這本書裏按合同提到了34次寶格麗(合同規定是12次);

④飛機上都是廣告;

⑤小學課堂上,老師給學生教數學必須得使用某一個牌子的糖果……

⑥額頭、後腦勺可以做廣告;一位母親爲了籌集孩子的學費,在自己的前額永久的文上了一家博彩公司的網址,她得到了10000美元;

⑦一對夫婦拍賣孩子的命名權,希望他的孩子可以叫做可口可樂或者沃爾瑪;

⑧還有人想承包警車外殼做廣告,後來沒成功。

 

 

結 語

 

在《金錢不能買什麼:金錢與公正的正面交鋒》中,邁克爾•桑德爾論述了當下最爲突出的道德問題之一:在我們這個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出售,這個世界難道沒有問題?如果是這樣,我們又該如何防止市場價值觀侵蝕本不該由它們主導的領域?市場的道德界限又何在?

 

近幾十年來,在我們生活的幾乎每一個層面,醫療、教育、政府、法律、藝術、體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等,非市場的準則都已被市場價值排擠出局。桑德爾認爲,我們已經從一個擁有市場經濟的社會變成了市場化的社會。

育兒分享文章彙總→請點擊此處進入

分享文章彙總→請點擊此處進入

 

 

轉載自樊登讀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