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式人脈是比高利貸更恐怖的東西

這一章我感觸最大的還是人脈那一節吧。那個小朋友只把跟自己平等交換玩具的人當朋友的故事我很多年前在微博上看過,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個例子的時候我是很震驚的,有一種頓悟的感覺。甚至也是因爲這個故事給我帶來的覺悟,指引了我這幾年走來的路。

我還是很慶幸自己陰差陽錯的來到了這個國際化的小鎮,這裏的人包容度讓我有可能脫離原來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傳統關係。幾乎把來這裏以前95%的所謂“關係”都斷掉了,這是我目前爲止認爲最正確的決定之一。以前我一直不明白自己爲什麼總是無法集中精力去做一些事,雖然心理的理想也是有千萬種,但是就是覺得沒有找到一個發力點去實施,以至於很多年以後原來的理想變成了空想。當然這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那時候心智真的不夠強大,一心想着把理想告訴身邊的人,期待從他們那裏得到鼓勵支持,甚至找到一路同行的人。可是得到的回饋都是類似“心不要那麼大”,“差不多就行了,你的要求太高了”之類的。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真如他們所說是另類,好像身邊的人都比較中庸。我也嘗試過用他們的方法去指引自己的人生,導致有一段時間都進入了迷失。

後來啊,遇到了很多西方人,我覺得西方人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鼓勵。他們對自己感興趣或者不感興趣的事,看得懂或者看不懂的事,都會耐着性子聽你講完,甚至幫你分析,然後提供建設性的意見。相比之下,我感覺很多中國人只是爲了滿足證明自己是對的心理就無理由的批判評價別人。“你太胖了。你太瘦了”這種句子是經常掛在嘴邊的,你有病吧?肉長在我身上關你毛線事啊?又不會提供可實施的建議。跟西方人相處久了以後,我感覺自己被淨化了不少,敢想敢拒絕,也敢去正視自己的優缺點。當一個人被淨化了以後,你就沒有意願再想去趟渾水,就好像如果穿越有可能實現沒有人願意穿越到解放前一樣。

最近幾年我一直教外國人中文,英語不說如火純青,當然也不差。但是我一直拒絕教中國人英語,爲什麼?因爲中國人來找你,很多開場的方式都是這樣的:我們家女人英語不太好,要不讓她暑假來跟着你吧?我要去你那邊旅遊,吃住你全包哈。你有病吧?更有甚者直接以約老同學的方式,把孩子帶到我面前,讓我請吃飯不說,還一個勁的教育孩子要用英語跟我對話。本來也想老同學約見嘛,不該拒絕的,後來多了幾次這種體驗,那些多年不聯繫的人約見我一概拒絕。還有一點就是,“時間”這個詞在很多中國人眼裏是非常不值錢的,他們付一個小時的費,會佔用你很多付費以外的時間。所以讓我感覺這種關係是比高利貸好恐怖的,高利貸起碼利息是明碼標價的,但是在很多傳統中國關係裏,她可能給你一點好處,但是絕對不是誠心的,是爲了將來什麼時候能用到你,這時候你很難估計自己要付出多少倍才能還回去。我最愛西方人對時間尊重的觀念,付一份費就享受一份服務。如果發展成爲了朋友關係,也會以禮尚往來的方式公平交往。

自己成長好了,有底氣,人脈嘛,或精神或物質,都要平等禮尚往來的纔是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