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自控力》:成功掌控自己人生的必殺技

明明知道身體肥胖不好,可到時候就是管不住嘴,邁不開腿,大魚大肉不斷,使得體重步步飆升;
明明知道長時間玩電腦不好,可一坐到電腦就挪不動腳,弄弄這,看看那,熬得眼冒金星,過後又後悔得捶胸頓足,對天發誓;
明明知道該努力工作,可還是得過且過;
有些事情明明知道應該做,卻遲遲不去做;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不該做,但還是做了。
……

以上種種,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總會有共鳴。

這下你心裏可以平衡一下,舒服一點兒了吧——這不是你一個人的煩惱。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高大上的“拖延症”“明明病”患者。

其實,我們都清楚成功來自最徹底的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自控力。

自控力關係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人際關係、事業成敗。可以說自控力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關。

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控力呢?

【1】一種意識

自控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

要想提升自身的自控力,首先要一種意識:自控力是一種能力;既然是一種能力,那就是可以通過訓練提升改變的。

每個人都在以某種方式來抵禦誘惑,克服干擾和拖延,這不是少數人的要面對的困境,而是人類普遍要面臨的挑戰。

【2】一種認識

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自己如何失控,爲何失控。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幫助你,避開自控力失敗的陷阱。

【3】好方法關鍵要靠實踐來證明。

科學的自控不能侷限再在實驗室中。我們應該把自己看成是真實世界中的研究的主體,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現象,思考它是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作用的。

我們需要看清誘惑的本質。比如,什麼時候最容易屈服屈於誘惑?飢餓會怎樣影響我們的消費?在拖拖拉拉的時候,我們會對自己說什麼?商家是如何利用店鋪的設計來削弱我們的自控力的?

在做每一項自控力挑戰練習時,試着帶上觀察者的眼光,保持好記錄,就像一名通過顯微鏡做觀察的科學家一樣,期待發現有趣的事情。

嘗試不同的策略收集自己的數據,看看哪一個對自己最有效。

改善健康、管理壓力、磨練技能、拒絕誘惑、控制衝動、克服拖延……

從今天起,就讓我們一塊兒來閱讀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迎接自控力的挑戰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