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

薦 語

 

我們大都會認同,自己並非總是處於理性之中。

 

我們會情緒崩潰,會放縱自己,會偷懶,會失控。

 

然而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荒誕行爲發生在我們以爲自己很理智的時刻。

 

理智或不理智,是思維層面的問題,我們真的能清楚地評價自己嗎?

 

這本內容詳實的心理學經典著作將帶我們探索大腦的思考機制,將人類的非理性落實到行爲層面,通過大量豐富的實驗案例讓我們更瞭解自己。

 

 

作 者 簡 介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尤金•希金斯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憑藉着與阿莫斯•特維斯基對決策制定問題的開先河之研究,以心理學家的身份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作爲當世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對人類思考做出的貢獻無可比擬。

 

 

精 華 解 讀

 

以下內容爲《思考,快與慢》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目 錄

 

一、 大腦中的兩個系統

二、 大腦思考機制引發的心理學效應

三、 大腦思考機制帶來的直覺缺陷

四、 應對直覺缺陷的一些方法

五、 兩個自我

 

 

正 文

 

這本集中了丹尼爾·卡尼曼多年來研究成果的作品用嚴謹的學術化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思維世界。

 

本文將順着原書的思路從“大腦中的兩個系統”、“大腦思考機制引發的心理學效應”、“大腦思考機制帶來的直覺缺陷”、“應對直覺缺陷的一些方法”和“兩個自我”這五部分進行解讀。

 

一、 大腦中的兩個系統

 

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着兩個思維繫統,丹尼爾·卡尼曼命名它們爲系統1(快思考)和系統2(慢思考)。

 

1. 系統1

 

系統1 就像大腦的自動反應模式,會根據生活經驗總結無數下意識反應的套路,使生活簡化,讓我們不必每天早上起來都思考一遍如何套上衣服、扣鈕釦、擰開牙膏蓋、擠牙膏……

 

系統1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變成可一鍵執行的自動程序,節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腦力損耗。

 

系統1也能夠察覺一些簡單的關係,比如“這兩個杯子的外型是一樣的”、“哥哥比弟弟高一點”……但是它無法處理多個獨立話題。

 

它可以快速反應出“2+7=9”,但是遇到“27×56=?”這類複雜的問題就會立地蒙圈兒,無法給出答案,而所有令它蒙圈兒的事情,就會移交給系統2處理。

 

 

 

2. 系統2

 

系統2接到系統1的求助後,就將大腦的注意力分配到系統1碰到的難題上,集中精神處理該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系統2的所有運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運作也會隨之中斷。

 

就像你在散步的時候可以天馬行空地隨便想一些東西,但如果此時有人請你解決一個複雜的問題,比如“請用5分鐘瀏覽這本書並概括書籍主旨”,此時你往往會發現自己散步的腳停了下來。

 

因爲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系統2會將它們優先使用在當前遇到的難題之上,同樣的道理,假如你以極快的步速散步,你也會發現因爲需要更快辨別更多眼前轉換的景物,你就無法同時在腦中盤算事情。

 

系統2十分謹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處理多重任務,這就決定了通過系統2運作得出的結論往往更靠譜。

 

 

 

3. 系統1和系統2的協作

 

如上文所述,我們知道,當某樣事物令系統1蒙圈兒,違反了系統1熟悉的模式,系統2會被激活。這告訴我們:系統2是非常懶惰的,它通常不會主動干預系統1的工作,除非系統1發出求助。

 

而系統1是全天候24小時在線,且無法關閉的。這就決定了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是系統1先出面,而不能繞過系統1直接面對系統2。因此當系統1認爲自己可以處理問題並給出答案時,就沒有系統2什麼事了。

 

這種配合模式使它們的協作非常高效,能花最少力氣解決問題的絕不多費一分腦力。

 

而系統1也很善於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它在熟悉的情境中採用的套路是精確的,所作出的短期預測是準確的,遇到挑戰時做出的第一反應也是迅速且基本恰當的。但是它也因經驗而存在成見,因此經常犯錯。

 

系統2也負責抑制系統1因直覺反應產生的衝動,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個人應該都有過強忍着不詛咒別人去死的經歷。但它通常的做法是不加驗證地同意系統1的解決方案。

 

並且,根據心理學家的多項實驗證明,當系統2在忙着處理某些難題時,系統1更容易把控人的行爲。

 

——這些就導致我們做出的很多決策其實都是依賴系統1的直覺反應,而不是經過系統2的理性分析與計算的——但對於這點,我們甚至都一無所知。

 

 

 

二、 大腦思考機制引發的心理學效應

 

由於系統1和系統2的這種運作模式,導致我們常跟着直覺走而不自知,心理學家們爲這些非理性決策而着迷,在經過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後,他們發現了諸多建立在直覺思維上的有趣現象:

 

1. 曝光效應

 

系統1對出現過的人、事、物會產生熟悉感,然後根據這種熟悉感作出判斷。

 

因系統1的熟悉感,我們所產生的對此物或此事放鬆的感覺就是認知放鬆。

 

當某個人、某句話、某樣事物頻繁出現,反覆在我們面前曝光自己,就會引發認知放鬆,進而更容易被判定爲可信的。

 

這種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就被叫做曝光效應,或者純粹接觸效應。

 

 

 

2. 啓動效應

 

比如當你用嘴咬着一支鉛筆,你並不知道自己面部呈微笑狀,但這種微笑的狀態,就會啓動你“高興”的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爲笑了所以纔開心。

 

再比如你剛好聽了一首歌,歌詞中有“月亮”這個詞,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你對“月亮”這個詞敏感度會升高,無論是在別人的閒談中無意被提到,或者某個角落出現“月亮”這個詞,你都會更容易注意到它。

 

這種對行爲和情感不知不覺間被他物啓動的現象,就是啓動效應。值得注意的是,啓動效應十分常見,甚至是你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被什麼毫不起眼的東西啓動了。

 

3. 常態理論

 

例如卡尼曼夫婦外出度假巧遇老友喬恩,他們回家兩週後在影院又一次碰到了喬恩則不再驚訝,因爲喬恩在他們心中的印象已變爲“只要我們外出就會遇見的心理學家”。

 

常態理論指的就是當我們已遭遇過某種小概率事件,類似的事情再發生時我們就會不以爲意。而這就可能引起面對危險缺乏防備、無所警覺等問題,比如自己第一次遭遇搶劫毫髮無損,就會在下一次看到搶劫犯時降低防備認爲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大。

 

 

 

4. 因果關係錯覺

 

我們常習慣將接續發生的事件聯想爲因果關係,將前一件事解釋爲後一件事發生的原因。

 

比如因爲蘋果熟了,所以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而實際上蘋果爲什麼從樹上掉下來?牛頓的解釋更爲靠譜。

 

再比如考試前你在課桌裏發現了一隻蝴蝶,然後那次考試你分數出奇的高,你可能就覺得是因爲蝴蝶的出現導致自己超常發揮。

 

5. 確認偏誤

 

例如當有人問你“山姆友好嗎?”你會想起山姆的各種行爲,而當問題變成“山姆是不是不友好?”你就會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爲,進而得出“山姆的確不友好”的結論。

 

這種先有猜想或觀點,然後人們就會尋找證據支持自己的偏好或猜想的現象就是確認偏誤。

 

6. 光環效應

 

當你對某人或某物的初始印象很好,你會覺得Ta什麼都好,後續瞭解到的信息如果是符合你對Ta的判斷的,則會加固Ta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如果相反,則很大程度上其負面意義會被消解掉,這就是光環效應。

 

7. 框架效應

 

舉例來說,同樣概念的兩句話:

A. “手術後一個月內的存活率爲90%”

B.  “手術後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爲10%”

 

它們描述的是同一個意思,但前者比後者讓人更覺安心。

 

像這樣本質含義一致,但因爲表現同一含義的框架不同,就會導致人們的感受不同,認爲它們有差別的現象,就是框架效應。

 

因大腦思考機制而產生的各種令我們驚歎的現象不勝枚舉,本書中主要涉及的就是以上這些了,讓我們把更多的篇幅留給下一部分——那些很容易使我們決策錯誤的直覺陷阱。

 

 

 

 三、 大腦思考機制帶來的直覺缺陷

 

1. 啓發法

 

啓發法主要指系統1碰到一些複雜的難題時會自動使用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來替代面前的難題,然後作出對簡單問題的解答,並將其直接當做那個複雜問題的答案。

 

這其中的那個啓發了你答題思路的問題,也就被稱爲啓發性問題。

 

例如“他是個好人嗎?”這樣複雜的問題,到了被提問者那裏,會被替換成“他對我好嗎?”這樣的問題。

 

啓發法在直覺缺陷中可以算是“開宗立派”的效應了,由它引起的心理學現象數不勝數:

 

① 典型性啓發

用典型性判斷代替概率評估,例如“他的學習成績肯定好不了,瞧那一身紋身”。

 

② 合取謬誤

例如對小明的描述如下:小明熱愛小動物,看到動物死去都會傷心流淚。請問小明長大後更可能成爲:

 

A. 牙醫

B. 素食主義的牙醫

 

很多人會選擇B,但實際上B發生的條件“素食主義”、“牙醫”涵蓋了A發生的條件,可能性更低。

 

但人們往往會受到啓發聯想的影響,認爲B更可能發生,這種認爲多重條件“甲且乙”比單一條件“甲”更可能發生的認知偏誤,就是合取謬誤。

 

 

 

③ 忽視迴歸均值現象

迴歸均值指的是某項指標的表現過高或過低後會自然迴歸到平均水平,它在生活中非常常見。

 

比如我們的睡眠時間通常穩定在一個大致相同的量上,但偶爾某幾天,我們的睡眠時間變得很短,過後又慢慢回覆平均值,這只是一種自然的波動,忽視這種自然的迴歸現象會導致我們歸因錯誤,認爲是自己的某些行爲影響了該數值的表現。

 

④ 錨定效應

例如當問實驗對象“你是否願意花費5美元爲環保事業捐款”時,最後得到的捐款金額平均爲20美元。

 

當把問題換作“你是否願意花400美元爲環保事業捐款”時,最後得到的捐款金額平均爲143美元。只是把初始的錨定值更改了一下,獲得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這種先入爲主的信息會對我們的後續決策作出暗示的現象,就是錨定效應。在日常購物、商業談判中,大腦的直覺思維就很容易受此影響,人們容易因爲被錨定而接受不合理的價格。

 

⑤ 效用層疊

媒體爲搏眼球,對某一風險或公共事件的報道,採用儘可能引起公衆注意的視角,放大了某些極端可能,或強調了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從而使公衆對該事件的討論引發更多的集體關注,而這部分注意力會變成激憤和焦慮。例如藍可兒事件,拉夫運河災難事件等。

 

 

 

⑥ 結果偏見

事實會讓記憶朝已發生的結果修正。例如辛普森謀殺案發生時,部分人持觀望的觀點,真相大白時,這些人卻認爲自己當時所持的觀點是與真相相符的。而且往往結果越糟糕,後見之明的偏見就越厲害。

 

⑦ 有效性錯覺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簡單的測試、對過去的分析去預測未來,並以爲有效。事實上,當影響長期未來的因素十分複雜時,未來是不可測的。

 

⑧ 過度信賴直覺

直覺,多數情況下來源於系統1的直接反應,這種反應取決系統1強大的聯想功能,它只需要簡單的幾個線索,就可以自動編圓一個故事。這種故事有時候來自於切實的實踐,而更多時候則只是天馬行空的想象。

 

前者,我們稱爲專家型直覺,也即這類直覺來源於長期練習,在專業技能上投入的大量練習使某些人對某個領域存在一種綜合經驗直覺,使他們得以在面對事件時憑藉“第六感”迅速而正確地處理它。

 

例如醫生、消防員、棋手等專家對其本人專業的直覺判斷,往往非常準確。

 

而後者則是系統1編了個故事,系統2就不加驗證地信了。

 

⑨ 規劃謬誤

受到過於樂觀的想象所啓發,不切實際地制定過於理想的目標和計劃,例如在制定目標數字時,看到對手或前輩定下的目標遠高於自己,於是在沒有做實際分析的情況下,也盲目提高自己的目標數字。

 

⑩ 樂觀偏差

人們樂意冒險是因爲覺得勝算大。也即人們常樂意承擔風險,並非因爲他們承受風險的能力足夠強大,而是受到聯想啓發高估了利益,且低估了風險發生的可能。

 

⑪ 沉沒成本悖論

已經投入了那麼多,所以要繼續投入更多企望以此能打撈起已沉沒的成本,而不懂及時止損的現象。

 

 

 

2. 前景理論

 

問題1:以下選項你會選擇哪一個?

A. 肯定會得到900元

B. 有90%的可能得到1000元

 

問題2:以下選項你會選擇哪一個?

A. 肯定會損失900元

B. 有90%的可能損失1000元

 

大多數人在問題1中會選擇A,而在問題2中會選擇B。丹尼爾·卡尼曼做了大量類似的實驗來研究這一現象,及其中影響人們決策的因素,最後他總結出了前景理論:

 

① 確定效應: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人們往往會選擇確定的收益。

 

② 反射效應:在確定的損失和“賭一把”之間,人們往往會選擇“賭一把”。

 

③ 損失厭惡: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要更敏感得多。

 

 

 

④ 可能性效應與確定性效應

 

當一件事發生的概率爲0~5%(小概率),我們常常會過度重視這個不大可能發生的風險,發生低概率結果的可能被過高權衡,這就是可能性效應。

 

當一件事發生的概率爲95%~100%(大概率),我們則會無限放大它實現的希望,而忽略95%包含的意義——有5%的可能不會發生,這就是確定性效應。

 

這兩個效應常使人們高估或低估風險,從而錯過機會或盲目冒險。

 

⑤ 聯合評估與偏好逆轉

 

現實生活中,影響我們對單一事物的判斷的,可能不僅僅是該事物本身,還有可能與它的參照對象有關,聯合評估一方面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另一方面也容易讓我們陷入錨定效應等心理陷阱。

 

偏好逆轉的意思,就是當我們手頭只有單一事物的信息時做出的選擇,可能在獲得多個事物的信息,進行聯合評估後發生逆轉。

 

3. 稟賦效應

 

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提高。因此人們經常對於已得到的東西有迷之執着而無法客觀判斷交換該物可獲得的利益,從而損失好機會。

 

 

 

四、 應對直覺缺陷的一些方法

 

在前兩部分,我們介紹了許多會對我們產生影響的心理學效應,它們是我們經常無意識做出非理性行爲的原因。

 

認識它們、瞭解它們的存在,是我們克服它們的第一步。

 

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在我們的一生中要完全避免直覺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每時每刻都必須小心翼翼,那麼這樣的日子也很容易讓我們疲倦。

 

所以,我們劃歸一定範圍的瑣事,交給系統1去打理,哪怕出錯也沒關係,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多加小心,儘可能減少“本可以避免”的謬誤。

 

爲此,我們從書中總結了一套通用的決策檢核清單:

 

① 假設任一重要談判中的數字都對自己有錨定效應,從而有意識地調動系統2去分析、辨別,得出真正合適的數字。

 

② 有意識地排除無效信息(干擾性暗示信息),採用迴歸均值的眼光進行預測,以防止盲目冒險。

 

③ 善用框架效應,營造更容易獲得肯定的情境。

 

④ 努力養成參考、採納外部意見的決策習慣,而不只是依賴個人的內部意見。

 

⑤ 事前驗屍:預先設想慘敗結果,並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此來部分抑制樂觀偏見。

 

 

 

五、 兩個自我

 

1. 峯終定律

 

人們對一件事情的評價,有賴於該事件峯值時刻(高潮時刻)與結束時刻帶給自己的感受。這種評價會影響到他們的下一步決策。

 

丹尼爾·卡尼曼做的冰手實驗就能說明這一點:

受試者需要將手浸入冰水中,使冰水沒過手腕。實驗選取的水溫會讓人覺得有些疼痛,但可以忍受。他們被告知這樣的過程會有3次。

 

第1次,受試者將手浸入冰水中持續60秒,60秒後實驗主持人請受試者將手拿出來。

 

第2次, 受試者將手浸入冰水中持續60秒後,實驗者什麼也不說,而是打開一個閥門,讓溫水流入容器中,水溫會有少量上升,讓受試者的疼痛感覺略有緩解,這個過程將持續30秒,共90秒。

 

而第3次實驗,是對前面某次實驗的重複,受試者可以選擇想要重複哪一次的實驗。

 

結果有80%的受試者選擇了第2次的90秒實驗,因爲在這一實驗的最後階段痛苦減輕了。

 

 

 

2. 體驗效用≠決策效用

 

體驗效用,是指我們所經歷的事件,帶來的痛苦或快樂的感受對我們即時的影響,它起到指導我們做出理性決策的作用。

 

決策效用,是指某事物對我們決策行爲的影響程度。

 

冰手實驗也說明了人們並不總是理性地依據真實經驗(體驗效用)進行客觀評估和決策,我們的決策常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從而導致決策呈非理性。

 

也就是說,即便體會過了,人依然未必能分清什麼事情對自己有益,什麼事情有害,這體現在某事的體驗效用不同於其決策效用上。即某事帶來的實時感受可能很強烈,但做決策時,它的影響卻未必強烈旁觀者清,但我們往往無法用旁觀視角的理性作出決策。

 

 

在這一自尊理論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理想中的自己,我們將之對比現實中的自己,如果和理想的差距大,則我們的自尊水平會相應偏低,如果和理想的差距小,則自尊水平就相應偏高。

 

 

 

3. 經驗自我≠記憶自我

 

這就引發了另一場觀察——人們對自我的認知。事實上,根據峯終定律我們就不難發現,記憶自我會帶有更多主觀色彩,正如比起整個人生,我們更在意人生的結局。

 

經驗自我記錄着每時每刻的感受,卻無法存儲長期記憶,而記憶自我會存儲整體信息,會放大典型性的部分,從而扭曲真相。

 

而我們的決策行爲,則有賴於記憶自我的判斷。因此我們常常用記憶自我的視角來思考事情:

 

一部精彩的電影爛尾了,我們就會說它是個爛片,而忘記它令你尖叫的部分;一段婚姻,以離婚告終,我們就會說自己的婚姻是失敗的,而忽視了它曾帶來的美好。

 

卡尼曼在書的結尾告訴我們這樣的事實,是爲了讓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常被記憶自我誤導,我們可以通過更好地利用經驗自我,記錄時時刻刻的點滴真相,來爲自己的感受和決策做更好的選擇。

 

 

 

 

結 語

 

此書號稱“將完全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讀完纔敢喘口氣來想,當真此言不虛。

 

有人問我,瞭解大腦的思考機制有什麼意義呢?現在的我或許是非理性的,但這又有什麼不好,人非得活得那麼理智嗎?

 

這倒不。如果你覺得當下很好,沒有什麼可改變的,大可穩坐不動。如果你想要生活起一些波瀾,有一些變化的,多學習一些前人用大半生氣力挖掘的真相也未嘗不是一種好主意。

 

育兒分享文章彙總→請點擊此處進入

分享文章彙總→請點擊此處進入

 

 

轉載自樊登讀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