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富人與中國人家庭資產配置

近年來,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形式十分可觀,北美、西歐和日本的發展增速相對緩慢。但是就全球而言,北美和西歐依舊是最富裕的地區,特別是美國。

美國富裕家庭的資產配置特點如下:

1. 股票、債券投資佔比高

美國富裕家庭資產配置最主要特點是股票和債券的佔比較高,在可投資資產中接近四分之一。因爲美國的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監管制度完善。而且,很多美國上市公司都會爲員工提供公司的股票和債券。同時股票相對靈活收益較高,債券又風險相對較低,二者相搭配,也是一種很好的資產配置。

2. 依賴專業人士管理財富

美國富裕家庭投資資本市場,會依靠專業人士來操作,即主要靠專業管理賬戶和共同基金。但在這兩者的分配方面,資產淨值不同的富裕家庭,會有不同的地方。專業管理賬戶的門檻較高,淨資產比較低的富裕家庭更多投資於共同基金。同時也可看出,淨資產高的富裕家庭更依賴於專業賬戶來管理資產而不是共同基金。

3. 注重商業性房地產投資

投資商業性房地產是一種注重長期且穩定收益的方式。既可以帶來持續的租金收益,又可以享受房地產升值的空間。而且投資形式,多是以出租類物業和未開發的土地爲主。

4. 保險是必要的資產配備

富裕家庭買保險的目的是對資產進行保護。即使有意外發生,可用於消費的財富不會因意外而出現明顯的減少。資產相對較低的富裕家庭,所面臨的風險會比資產相對較高的家庭要高,因此在保險的配置方面,佔比也相對較高。

中國家庭資產配置三大不合理

從家庭層面來講,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有三個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說有三個地方跟主流國家比,差異性較大。

第一,房地產佔比過大。中國房地產比例在家庭資產中比是68%。北京、上海則高達85%。老百姓富的或者窮的只剩下房子了,這個是顯然不合理的,對中國經濟而言也是一個大的風險點。

第二,家庭資產配置中的金融資產佔比過小。目前金融資產在整個資產比例中只佔12%,美國是36%。中國金融資產本身在配置上的量是非常小的。

除此之外,根據CHFS的數據顯示,中國家庭資產配置的風險呈現出兩極化的態勢。要麼是大量的家庭幾乎沒有風險,零風險;要麼是家庭高風險,80%、90%的金融資產都在股票上。中等收益、中等回報的,混合類資產的配置很少。

這是不合理的,跟主流國家的資產配置也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非常需要我們行業、乃至國家重視的一個配置情況。簡單來說,如果金融資產配置不合理,就一定會影響到實體經濟,影響到消費,影響到老百姓長期的進步。

第三,總體借貸比例低。在中國,資產當中有5%是負債,美國是15%,差了很多倍。負債比例低其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纔有企業政府要降槓桿,家庭要加槓桿的說法。

從社區金融本質,看金融行業缺失

從社區金融本質來說,這樣一個不發達的金融行業是因爲不夠市場化,還是不夠公益化,還是我們監管出了問題?

根據這些年的研究,結論非常明顯,就是不夠公益化。

爲什麼不夠公益化呢?這裏面的核心問題是在於金融知識,根據全國範圍的調查發現,中國老百姓的金融知識水平和發達國家比起來僅僅是初中生的水平,而發達國家則是大學生水平,差距非常大。

金融知識的缺乏也是百姓不直接買股票、買固收類的原因之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