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腦洞,重寫《流浪地球》缺失的關鍵故事線和情感線


注:本文爲《流浪地球》開腦洞影評之一,後面還有之二,敬請關注!


【01】


2月19日晚9時許,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發文,宣佈電影票房已正式突破40億大關:“地球飛過金屬的山峯,帶着希望繼續前行”。


至此,《流浪地球》成爲繼《戰狼2》後,中國影史第二部破40億的電影。


作爲曾經《科幻世界》和《飛碟探索》一期不拉認真研讀的科幻迷,看到這個消息自然是歡欣鼓舞。祝賀郭帆,祝賀吳京,祝賀大劉,祝賀小破球,祝福中國科幻!


不過,說實話,雖然《流浪地球》宏大的背景設定和酷炫的視覺特效可以打滿分,但故事線和感情戲在我看來只能算勉強及格。由於這部分內容的薄弱,剛開始觀影時,我的感覺很糟:


21歲的中二少年劉啓的爸爸劉培強是宇航員,出球打工十七年沒回家。眼看爸爸完成任務要回來了,兒子居然拉上妹妹離家出走,理由只是因爲恨爸爸,不想見到爸爸。


爲什麼這麼恨爸爸?因爲爸爸當年無奈之下,放棄了重病媽媽的治療……


這都什麼爛情節呀,莫名其妙的恨,完全立不住!


當我在朋友圈發出這段評論後,收到了一個朋友的回覆:


這是爸爸不是和孩子一起的原因,我們從小就是這樣的。只要聽說爸爸回來,或者有人告訴我們爸爸回來了,我們就要想辦法不見。 


還有一個笑話,就是現在我們還經常說: 有一次我爸爸回來, 我哥哥在外面一個亭子上睡覺。突然有人叫: 你爸爸回來了!我哥哥馬上從亭子下來, 跑掉了, 結果被我爸爸看見了。我爸很生氣,說他沒有用,竟然連自己的爸爸都害怕!……實際上,就是有距離感,說不出的原因,就是不想見!


【02】


朋友的回覆,讓我瞬間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母親早逝,父親長年在地球外打工,從小由姥爺撫養長大,劉啓算得上是“宇宙級”留守兒童了。


而我小時候,也曾經是一名留守兒童。


人們通常以爲留守兒童是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纔出現的現象,但據我的觀察,像我這樣的70後中,有過留守兒童經歷的人,也有不少。


70後通常都有兄弟姐妹,父母是雙職工的情況也很普遍。母親在懷或生了老二老三之後,將大一點的孩子送到老人那裏撫養,或是等小的孩子斷奶後,全部都交給老人帶,在那個革命工作高於一切的年代,是很常見的現象。


現在回憶起來,小時候對於見父母,確實沒有什麼欣喜和期待。記得每次爸媽回老家看我們,弟弟總是怯生生地躲在我身後,而我是堅決不喊爸爸媽媽——如朋友所說,對於父母,陌生感、距離感、不想見的感受確實是有的,但爲什麼影片中表現劉啓出走這一幕時,卻激不起我的共鳴,反而讓我如此反感呢?


是演員演得不好嗎?


是我長大了就忘記了兒時的感受嗎?


我承認這些都可能有影響,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影片中缺失了關鍵的故事線和情感線,故事背景交待不夠,情感鋪墊不足,纔會導致像我這樣有過留守兒童經歷的人,也難以理解劉啓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爲。


【03】


影片開頭有很多表現父子情深的畫面,讓人覺得劉培強這個父親雖然不能陪伴兒子成長,但一直很愛兒子,兒子對宇航員父親也很仰慕。父子之間非常親密、無話不談。




然後,突然一下畫風一轉,長大後的兒子視父親如仇人:


用菸頭燒掉了全家照片上父親的臉;聽說父親要回來立即離家出走;生死關頭拒絕和父親通話:“跟他有什麼好說的?”……



爲什麼兒子對父親,會有這麼大的恨意?


爲什麼兒子對父親,會從最開始的親近、仰慕,變成痛恨?


影片僅僅用一句話,解釋了這一切:


我媽的死,就是當年你的決定!



原來劉啓對於父親放棄母親的治療,一直耿耿於懷,認爲是父親間接害死了母親。


這個理由的說服力顯然是不夠的。太陽急速老化,地球隨時可能被氦閃吞噬,未能抽籤進入地下城的35億人死於非命——在電影設置的嚴酷環境中,21歲的劉啓多少應該明白父親當年選擇裏的無奈。



而且,劉啓到底是怎麼知道母親死亡的真相的?


母親死時,劉啓只有4歲,無論是父親劉培強還是姥爺韓子昂,都不可能告訴一個4歲的孩子:你媽媽是因爲爸爸放棄治療纔去世的。


那麼,劉啓後來又是在什麼時候、怎樣的情況下,知道真相的?誰告訴他的?爲什麼要告訴?


——這個至關重要的細節,影片中一直沒有交待。


我想了半天,只有一種情形,可以讓劉啓的恨意成立,也可以圓滿補上這個關鍵細節。


【04】


當!當!當!接下來進入腦洞時間。


斗膽做一回編劇,重寫影片中缺失的關鍵故事線和情感線:

第一部:分離


劉啓的媽媽得了絕症 ;


劉培強接受流浪地球計劃,時年劉啓4歲;


地下城開啓,劉培強選擇放棄妻子的治療,讓岳父韓子昂作爲唯一監護人,跟着劉啓去地下城;


劉培強和劉啓看星星,告訴劉啓,爸爸要去執行任務了,你想我的時候就看星空;


劉培強前往空間站執行任務,劉啓的媽媽去世,劉啓和姥爺前往地下城; 


劉啓一直以爲母親是病逝的。

第二部:反目


發動機建設,海平面上升,上海被淹,韓子昂去救援,帶回一個嬰兒,用劉啓媽媽的名字命名爲“韓朵朵”;


數年後。


電視播報新聞,人類醫學取得重大突破,劉啓媽媽得的絕症有了特效藥,同時放出一名沒有被家人放棄的病人康復的畫面。


韓子昂瞬間崩潰,大醉之後把一切都告訴了劉啓(可能還有朵朵?),同時痛不欲生:我這個老東西早就該死了,還活着幹什麼?!”



劉啓從此恨透了父親,並開始稱姥爺爲“老東西”。


這個腦洞不僅可以解釋劉啓對父親的恨,也可以解釋爲什麼他一直喊姥爺“老東西”,同時還交待了他是怎樣知道母親死亡的真相的。




——腦洞時間結束。


補充了這些關鍵的故事線和情感線之後,劉啓在影片開始時對父親的恨,以及最後與父親的和解,就顯得更加順理成章,也更能打動人心了。



當然,瑕不掩瑜,雖然在故事線和感情戲上存在不足,《流浪地球》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其宏大的背景設定和震撼的視覺呈現,確實稱得上“中國大製作硬核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