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65走出自私

而蒋介石就没有这样一种心态,他等不及,总想速战速决,当然了,他自认为自己的装备好条件也好,但是,蒋介石的美国顾问军事专家在经过种种研究之后,速战速决是不行的,这种方法是打不过日本,连持久战也不行,总之,是打不过的,唯一的办法是和谈,所以,汪精卫干脆就做汉奸了。

他们这种貌似理论上的研究,好像能够很有逻辑性,很能够解决当时的中华民族的危难。但是事实上,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面不如毛泽东,所以他缺乏光明心,他并没有多少必胜的信心,事实上很多东西就像毛主席讲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要亲口尝一尝”,不要空想要去做社会调查,去获得真实的资料,去研究去干活,而这就是实践,你要知道日本人厉不厉害,你跟他打一打,不就知道了嘛。

毛泽东讲话很通俗,这就是实践,他在《实践论》里面讲了很多的例子,谁说日本人战无不胜有那种所谓的神话,它不是被中国军队一个个的打破吗,特别是“平型关大捷”,那是很振奋军心的,蒋介石也不得不来发电文来嘉奖八路军。

所以蒋介石后来反思,跑到重庆去躲起来算了,希望跟日本人和谈,但这只是幻想,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你认为日本人有优势,打不过他,那日本人肯定不会和谈的,凭什么和你和谈呢。

所以,就这种精神,就体现了毛泽东这种领袖的实践精神。那么,我们不要说抗日战争,就说毛泽东自己的一生,他其实就是个伟大的实践家的一生,尽管他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毛泽东的精神我们可以概括很多,但是正如他的传记作家,一个英国的著名的一个学者菲力普讲的那样,毛是一个推崇实践的这么一个伟人,所以他对马列主义的教条不感兴趣,他对本本主义的东西不感兴趣。

井冈山的时候,他就说要反对本本主义,他要探索一个中国革命的实践的这样一个新的模式。那么毛泽东对我们启发,我们追求人生的成功,甚至那种大的成功,其实源于我们点滴实践,你没有实践,成功是不可能的,就想我要当个作家,我不去写作,能是作家吗?更何况你人生的理想,对还是错,还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更何况我们认识自我的结论,对还是错,好还是不好,这都是要由实践来修正的。

所以我们容易纸上谈兵的,我们其实应该勇于实践。尤其是年轻的生命,这个年龄段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这些年轻人会认为他们的书包里面口袋里面装满了真理,但是真理需要实践,我们可以夸下海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是你必须付诸实践。因为,人的所有的审美感受,也甚至包括自我的人生的一种美学境界,也都是在实践当中实现的。

人在认识阶段实现不了,只在理论阶段也是苍白的,只存在于一个观念阶段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理想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只有理想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我们的理想,然后再用理想来指导我们的实践,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有了一份理想主义的豪迈,也就有了这样一份真善美的,这样一种现实人生的造就。

另外,为了实践自我,人还要善于走出本位主义的迷雾。

我们前面说过,在自我当中是非常容易出现本位主义的,甚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必然的。因为自我是一个根基,自我是一个承载体,自我是一个人生的前提,所以我们总是习惯的,而且总是会认为理所当然的从自我出发去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但是人生美学,特别是认识自我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一个的自我才构成社会,社会不是一个人的自我,是无数人的自我才构成了社会,那么你就必须对无数的自我最起码要有一份尊重,最起码要有一份认同,最起码要有一份包容。

所以禅宗经常引的一个故事。释迦摩尼有一天问弟子说,一滴水怎么样才能不干掉?弟子们居然答不出来,面面相觑,答不出来,结论是:怎么不干掉,只有放入大海。

禅宗发现这样的一个世俗的真理,它并不是属于天国世界的道理,他就是人世间的一个真理,正如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不挥发掉一样,一个自我也只有投入在众生当中,在集体当中才能存在,才能实现自己。

所以,我们不能犯个人本位主义的错误,我们要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所以,你也不能说集体主义是说教,人就生活在集体当中的,没有了集体就没有了我们。因为,幼小的时候,家庭是一个集体,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一个小羊羔一个小牛犊它生出来的时候,它自己就能走路了,一条小鱼孵出来以后,它就能够自由哉悠哉的游走了。

但是一个婴儿出来的时候,它是离不开父母的。所以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甚至还不如动物,人离不开别人,人的存在离不开别人社会的供养,所以,我们要有一份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一切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学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我们走向社会之后,我们的成就也离不开团队,更离不开整体,这都是要求我们走出自我本位主义的一个现实的理由。

所以佛经里的这个故事,有着永恒的启迪,人恰恰是在集体当中才实现自我的。但是我们很多人,通常有时候会忘记这一点,总是愿意从自己出发,不善于将心比心,不善于换位思考,结果我们到处碰壁。我们的人生屡屡犯错,对于“个人主义”来说,今天不管它多么时髦,也不管有多少人还依然,很相信这样一种自我本位主义是天经地义的,认为市场经济加剧了自我本位的东西,我们也应该说这是错误的。

当然,从另一方面,以社会本位的集体也有绝对的一面,这是我们中国传统哲学犯的一个错误,因为它可以在社会本位的借口下面,把个人的价值和一切,都被可以看得可有可无,或者说以集合的观点,认为个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甚至包括正当的欲望。在宋明理学的背景下,在封建主义的这样一个整体主义的一种压迫下,人的个性不被重视,正当的欲望不加以重视,自我成才自我的奋斗的努力,被看成是一种异端邪说,这当然也是不对的。

但是,今天我想,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社会本位一种片面性,从而通过自我本位主义去反对社会本位,这同样也是个片面性,哲学是比较强调中庸的或平衡的,而且按照儒家观点,中庸是一种审美的境界。在自我本位和社会本位之间需要寻找一个中庸,寻找一个平衡,这就是团队精神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的德性当中,非常强调一种集体主义的美德,因为个人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在集体当中来实现自己。

所以,包括我们成才,我们现在也讲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与自我成才的统一,你如果只知道只强调自我成才,你从来不懂得怎么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你没有这样一种责任感,没有这样一个团队精神,你自己的利益也是不可能得到和实现的,那这样的个人主义带给你什么好处呢?

你只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如果脱离了整体,那你自己的理想要想实现也是不可能的。我记得我曾经听过“两弹一星”的报告会,我当时听了非常感动,我觉得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个人荣誉,甚至当时国家奖励他们,也是包括在物质奖励方面有那么多的丰厚的奖励,他们的人生的成功,就是源于他们当初能够走出自我本位,以国家以民族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为出发点。

那么,中国也必须搞两弹一星,否则在这样一个大国纷争的时代,我们就不配称为大国。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当中,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人生得到了一种壮美的升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讲他们搞核武器的故事,心平气和、神采飞扬、语调平稳、波澜不兴、娓娓道来、温暖人心,撼人神魄,人生成就之感示于脸上,虽寒冬之夜,但他面若桃花春风,他有着壮美的人生。

对于理想,我们怎么去实现它,这恰恰是要走出那种本位主义的迷雾,我们今天有太多的人生失败,就是很多人只关注自己,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要超越个人本位,超越个人主义的东西,就像一滴水要融入大海,才能不干涸。

当然了,我们要承认的是,也没有太多必要再强调大集体主义,现在很多人有些有点反感那种大集体主义,因为那种极端的集体主义,它往往从社会本位的角度出来来讲集体主义的,那它根本无视个人的发展和权利,那这当然也是不对的。所以,极端的就容易走向片面性,一个是社会本位的片面性,这把自我彻底的消灭掉了;而另一个是自我本位的片面性,把自我过分的强调。这两种片面性都是不对的。

而人恰恰是在反对自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过程当中,可以寻找那一种理性的或中庸为美的审美境界。那么,在社会本位和自我本位问题上面,我觉得我们同样要寻找一个中庸唯美的境界,这是一种审美境界。“中庸”这个概念,我总觉得他是一个美学概念,它不是让人平庸,这里的“庸”不是平庸的意思,它讲的是一种平衡,中就是平衡,以中为用,我们做人也应该以中为用,不要走极端,“极高明而道中庸”。

今天的社会也已经不是社会本位的问题了,社会本位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反传统的过程当中,基本上已经把它批判了。社会本位那种极左的东西也已经没有存在的市场了,那个时代阶段过去了,而今天恰恰要解决的问题是过度的“自我本位”,而这恰恰是不真不善不美的东西。

所以,我们观察现实社会,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出问题,它其实就是自我本位带来的问题,如果一个官员要以“自我本位”,他当然不可能服务老百姓;如果医生也要以“自我本位”,他当然把看病的人都当成自己挣钱的工具,来一个病人觉得挣钱的机会来了,那么你说这样医疗改革能不失败吗;恐怕司法腐败也是这样的,有些法官可以把司法公正都可以出卖,还是因为它自视自己是小集团,以“自我为本位”,那它根本不是以正义为本位的,所以现在也出现了很多不公正的一些案子。

人心的堕落,社会风气的不好,恐怕也和这个有着密切的关系,怎么来改变,恐怕我们还是要从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来入手,把这个关系给理顺,平衡好。其实,人和人之间也是这个问题,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冲突,为什么有纷争?

这也是因为彼此的“自我本位”,很多人从来不懂得体谅别人,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如果都这样,你这样他也这样,就像一个学生在一个寝室里面,同学之间怎么能处好这个关系,在一个集体里面人与人怎么能处好关系?

所以,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我觉得改开以来,要思考的不仅仅是社会本位的问题,也需要反思自我本位的问题。

那么,具体到一个人,如果不能去超越自我本位,那他只能表现出人的最自私的一面,他对别人不善不美,自私的人其实是可怜的,因为他很紧张生怕别人赚了他的便宜,就像有些女孩相亲一样,只会要条件,什么也不管,不管感情只管看物质条件一样,这就等于是卖身了,当然了,能不能卖得掉,卖掉之后会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天知道呢。

而类似这样的“自我本位”的人,她是很难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美好的。这样的人,更多的会盲目的攀比,以至于羡慕妒忌恨比她强的人,她的人际关系是很紧张,这样的状态下的人,她会有美感吗?

一个内心深处老是被那种自私心甚至妒忌心,甚至那种虚荣心所占领的人,她的心理会健康吗,她的情绪会乐观吗,你说一个老想着算计别人,也老在提防着算计她的人,她的生命会感受到美好吗,那么,一个人如果有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就我的话来说,就要“超越”自我本位,其实,自我也是需要不断要超越的,当然这个问题我觉得今天不是很严重,因为现在是学习的年代,谁不学习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谁都会意识到要不断进步,终身学习。而“审美我”,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人怎么样以诗意的方式来生存?

自我怎么样以诗意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诗意的方式就是审美的方式,我们说了,首先要有审美理想的建构,这需要有审美的自觉,然后要有审美自我的意识,再然后理想要有一种实践自我的一种努力,最后,还要对这种实践进行一种反思性的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超越自我本位,才能以更大的胸怀发现生命的美。

所以,这样的“审美的人生”,就会处在于一种终身学习,有着美感的力量,并终身不满足自己的自觉追求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