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信息化与信息化体系

   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进程,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信息化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一个高级进程,它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 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 动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 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日益密切,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索。 与工业化的过程一样,信息化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变革,而且伴随着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信息化是一种社会的经济形态,是指从事获取、传输、处理、提供应用信息的部门,以 及其他各部门对信息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和占用的劳动力等超过了工业、农业 等物质资料生产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信息化又是一个过程,即上述与信息有关的各 部门相对信息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最终超过工、农业的全过程。


   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和提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动力,而现代化则是信息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信息化既要立足于信息技术应用,又要着眼于信息资源的幵发利用;信息化不仅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而是一项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等 各个方面的巨大的系统工程;与现代化一样,信息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不同的层面上,信息化可分为:国家信息化、地区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 息化;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领域信息化、行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 社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个人信息化等等。


   我国的信息化是指在经济、科技、社会各个领域,在幵发、生产、服务、管理、生 活各层次,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及产业, 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提高人们生活、工作水平及 质量。


国家信息化体系

  推进我国信息化的意义十分重大,它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增强 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髙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国家信息化管理部门列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可以作为区域信息化、 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的参考。


信息资源。

信息和材料、能源共同构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我国 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远远落后于需要。因此,幵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是我国信息化的关键一环和决定性的一环。


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包括计算机 网络、电信网、电视网等。信息网络在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将逐步实现三网融合,并最 终做到三网合一。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国家信息化中十分重要的要素,它直接反映了 效率、效果和效益。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计算机、电 信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软件、信息系统幵发和电子商务等。从根本 上来说,国家信息化只有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综合 国力。


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而合理的人才结构更是信息化人才的 核心和关键。合理的信息化人才结构要求不仅要有各个层次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还要有 精干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法律、法规和情报人才。在信息化人才中有一种人 才最为重要,那就是系统分析师。系统分析师既是信息化的技术人才,同时又是经营管 理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首席信息官又是系统 分析师队伍的领军人物,是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重要成员。


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信息化政策和法规、标准、规范是国家信息 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