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你是否也是中了叫作勤奋的病?

《学习之道》——你是否也是中了叫作勤奋的病?

我们每个人自小都被老师家长教育要努力要勤奋,天道酬勤这些大道理,诚然勤奋是每个行业发展的必备才能,但是勤奋也是要张弛有度,要有方法,而不是为了勤奋而勤奋,只是为了感动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勤奋的样子。

比如读书写作其实都有它的诀窍在里面,我们拿到一本书时,可以用一两分钟把书的封面、标题、前沿、章节大致看下,让自己的脑海对全书有个大致的轮廓了解。再进行深度阅读,把自己觉得很喜欢,可以划段落备注,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有用的还要进行精读。

《学习之道》这本书的第二章强调了利用思维学习的重要性,专注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相互切换,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谁都无法同时处于两种思维模式之中。

如果我们在同一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不得思路,它会冷不防地提供一个新点悟,这就是发散性思维,可以利用这时打个盹、散个步、听音乐或者去健身房,去做些大脑占用其他部分的事情。

看到这本书后,我最近每天在读书感觉累后,就出去走动到美丽安静的小路上去转转,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视觉得到享受,还可以用耳机来听书中的故事,一些有声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信读书,这样做可以让大脑得到放松休息,达到身心愉悦,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我们想要保持高质量的创造力,两种思维模式都会被用到,对它们的强化训练缺一不可。

众所周知爱迪生一生发明作品无数,为世界作出杰出的贡献,他惊人的创造力背后是他有充分利用思维转换的方法。爱迪生每次在遇到棘手的问题后往往会先去小睡一会儿,而不是废寝忘食地努力攻克。

他会拿着球坐在躺椅上在身旁上放上盘子,然后逐渐放松下来,让大脑处在自由开阔的发散性思维模式,爱迪生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来源于这片段的休息时间,是他寻求灵感和解决方案的方式。

如果你是写作者,常常肯定会遇到卡文的情况,那么也可以去学习爱迪生那样小眯会,或者换个环境,从书房到客厅沙发去坐坐,也可以去图书馆。像日本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他是坚持长跑30多年,他的很多写作灵感,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在跑步过程中所得,他是充分利用跑步来达到思维的轻松转换,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可谓一举多得。

就是利用发散性的思维来奖励自己,你可以去兜风,绘画、听音乐、冥想、睡觉、看电影等等,具体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看似是思维暂时脱离了专注模式,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投入到专注的状态里,不得不说,在当今社会,高度的集中注意力是一种重要资源。

与基过渡学习,不如穿插学习。作者在第四章还讲到了组块学习的重要性,组块学习也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将信息化碎片组合,也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最好的时间点去做。

我们每个人大脑状态最好的时候肯定是在清晨,古话说,一日这计在于晨。经过一夜的睡觉休息,早晨的精力是最旺盛也是最清醒的,记忆力会更好,做事效率高,我们可以把早上的三个小时来做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每学习一项知识后,别把笔记扔得太久,而是要及时学习巩固,有利于形成知识组块,最好在24小时内提取关键信息概念,让所学知识真正入眼入心入脑。

就像我一位做个人品牌的朋友波力,他不管是线下课程还是线上微课,他都是第一时间整理好课堂笔记分享给群里,不当是自己加深了知识印象,还让同一个微信群里的小伙伴们都得到受益,这是一种利人利已又高效的学习方法,凡和他共群的人都对他欣赏有加。

每周每月他又进行复习所学过的所有笔记,真正把知识消化,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一个做到这样高效学习行动力极强的人自然不会混得太差,波力从大学毕业才一年,已经实现业余做个人品牌2万多的月收入。

我们要在学习上用对策略,认真对待自己所学的每堂课,采用学习技巧,当你看完一本书后,试着合上书本,回忆书里的要点概念,促进形成组块知识,再通过长期的重复回想,才能形成长期记忆。

关于思维模式的转化, 组块学习,形成长期记忆, 这节内容变带到共读这里,明天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学习中用到的工具、建议和小技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