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我終於活成了一個「無趣」的人

轉眼之間,我也要開始向着30歲進發了。20歲出頭的時候,還覺得30歲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年紀,但同時也是鑑定一個人過得成不成功的時間節點。

那時候最害怕的事情是:等自己到了30歲的時候,還沒有在社會上混出模樣、沒有能力給父母更好的生活,被別人定義成「Loser」。當時身邊的同事們有不少已經上了30歲,看着他們爲了工作和家庭奔波憔悴的狀態,心裏就會想:等我自己到30歲的時候,一定不能過成他們那樣。

如今我也步入了二字頭年紀的最後一年,雖然沒有過成像當年的同事們那樣,但也沒有出人頭地,仍然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員。

20歲時暢想的未來的自己,應該是成爲電視劇裏的那種職場女精英 -- 拎着名牌包包在CBD的摩天寫字樓裏上班,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海景小公寓。白天在公司裏運籌帷幄,晚上各種享受生活,隨時就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當年覺得自己應該在30歲前完成的這些事情,有些實現了,有些變得不再合適,更多的還在實現的過程中。不過,如果讓20歲時自己來評價現在的自己,所用的詞大概不會是「失敗」、而是「無趣」吧(笑)。

因爲最大的區別,不在於物質水平和社會地位,而是來自於對生活方式的選擇:

- 當年覺得自己應該過着「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精彩生活,現在每天固定地上班、健身、寫作、學習。最理想的休閒活動,就是邊喝着好茶(或者好酒)、邊看一本好書。

- 當年覺得有能力給自己最好的、就要給自己最好的,現在覺得越簡單越好。再好的東西,如果對自己來說不是必須品,就不會購買。

- 當年覺得要去阿爾卑斯山滑雪、要去沙漠裏騎駱駝、要去南極看冰川,這樣才叫不枉此生。現在卻更願意去看文物和古蹟,也會爲了去看王羲之的字帖就安排一場旅行。

有位作家說過,翱翔在天上的鳥兒固然能夠看到這精彩的世間,沉在海里的魚同樣能夠看到一個五彩斑斕的瑰麗世界,只要能在海里潛得足夠深。但對於旁觀者來說,可以直觀地理解到鳥兒看到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卻無法理解海里魚的世界其實一樣精彩。

20歲時的我,希望自己能成爲翱翔在天空的鳥兒、覺得海里的世界一定十分無趣。29歲的我有了飛得更遠的能力,卻選擇成爲海里的魚。換成從前,大概想象不到自己會做出這樣「無趣」的選擇吧。

但無論是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最終的目的,都是爲了能「不枉此生」。


相關文章:
我理想的生活方式:自由又自律地生活

前一篇:
不過1%的人生,只過獨一無二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