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跟明蘭學習輔導作業

《知否,知否》播完了,至今仍對明蘭教蓉姐兒、嫺姐兒記賬的片段記憶尤新。

兩個孩子抱着厚厚的賬本找明蘭,明蘭問她們,賬本是否看完了,得到肯定回答後,接下來明蘭和兩個孩子的對話堪比輔導娃娃的教科書。

明蘭:都看了嗎?

孩子們:都看完了。

明蘭:你們誰先說?

蓉姐兒:我看了五日,又花了兩日覈查,有一處額外不解:府內每年向外買糧,不過兩三回,可這賬上寫的,每回都比上回貴。若說春夏節氣不同,才致貴賤之分,可我比對過了,便是同樣月份,也是回回比上回貴的。這裏頭分明有鬼。

明蘭:嫺姐兒,你是姐姐,你覺得的呢?

嫺姐兒:我覺得持家不該過嚴,若是寸寸計較,連散碎銀子都不放,怕是會因小失大。還有我對比了附冊,瞧見這幾年澇災糧貴,又聽人說澇災害三年,雖說可能是推脫之詞,但也有可能是真的,我覺着這也得好好考慮考慮纔是。

明蘭:蓉姐兒,你覺得她說的是真的嗎?

蓉姐兒:我和姐姐商量過了,覺得像推脫之詞。

明蘭:那你們可有去求證過?

嫺姐兒:這都是幾十年前的賬簿了,可怎麼求證啊?

明蘭:那你們想想看,該怎麼求證呢?想好了再來回我的話。

數日後,兩個孩子再次找到明蘭。

嫺姐兒:嬸嬸讓我們去查那舊賬簿,我們發現後院一個灑掃的老嬤嬤,她家裏原是京畿周遭務農的。她說,那年天下風調雨順得很,她自小就有炊餅吃,反是三十歲時遭了災,才拖兒帶女地賣入府中。

蓉姐兒:沒錯,也就是說這年的糧價比去年高是應該的。可後來那幾年,明明天下太平五穀豐登,怎麼賬簿上的糧價,卻年年攀升,其中有鬼。

明蘭:那依兩位姑娘看,是有什麼鬼啊?

嫺姐兒:這位外管事辦差多年了,一開始還挺老實的,後來博得了院裏人的信任,就少了這個顧慮,就虛報高價,從中吃錢。

蓉姐兒:不錯, 可咱們自家也有錯,縱然是用老了的人,也應該時時督察,財帛動人心。咱們自家給了人家縫隙,也怨不得別人鑽。

明蘭:瞧瞧,咱們家姑娘多能幹啊,有了這身本事,不管日後有什麼變故,都能活下去。

接着明蘭便叫小桃拿來她的首飾匣子,讓孩子們挑裏面的首飾作爲獎勵。把兩個孩子高興壞了。

明蘭教孩子記賬,不做過多的干涉,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當孩子提出質疑時,鼓勵孩子去求證,孩子們一時想不起求證的方法,明蘭又給孩子更多思考的時間。

數日後,當孩子們想好如何回答後,明蘭還是讓孩子們說,而且不評判,孩子們想到的更多,不但證實了賬目的不實,而且找到了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析完這些,孩子們很高興也很有成就感,明蘭用物質上的獎勵把高興氛圍烘托的更加熱烈,孩子們得到雙重鼓舞。

1946年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發現並提出學習金字塔。

明蘭讓孩子們討論,實踐,恰恰是促成知識留存率高、主動學習的過程。教授的過程,明蘭只有寥寥數語,卻開啓孩子們思考的大門,孩子們回答不出明蘭的提問時,明蘭不但沒有生氣,而且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尋找答案。

孩子們找出答案後向明蘭“彙報”時,明蘭面帶笑容認真地聽,頻頻投來讚許的目光,對孩子們來說,這些都是莫大的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激發孩子好好學習的願望。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輔導孩子作業,雖爲人母,亦爲人師。比教授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如何學習,在面臨選擇時,如何用學過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

“明蘭式”輔導作業法,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