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區塊鏈和比特幣的5個常見誤區

區塊鏈技術對許多行業都具有顛覆性,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是最廣爲人知的用例。區塊鏈的核心是一個分佈式賬本系統,允許以不可變的形式存儲數據。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設施之上的。區塊鏈提供了一種機制,數據存儲在數據塊,這些數據塊與密碼(使用哈希函數),形成一個鏈,以這樣一種方式,在不改變鏈上某個區塊之前所有序列的數據情況下,而改變這個塊上數據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消除一些關於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常見神話誤解。

 

誤解1:數據是安全的!

 

這是最常見的誤解。錯誤的理解是,區塊鏈中的數據以某種加密方式存儲,因此是“安全的”,即沒有適當授權的任何人都不能在數據位於區塊鏈上時查看或訪問數據。這樣,你就可以安全地將你的銀行賬戶、密碼、社會保險號等存儲在區塊鏈上,而不用擔心被黑客攻擊。沒有什麼比這更遠離事實的了!

 

在公共blockchain的數據存儲在一個blockchain實際上是對每個人都可見blockchain網絡的一部分,即公共blockchain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都有一個本地副本的整個blockchain節點,可以查看的數據內容塊。

 

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存儲在區塊鏈中的數據!

因此,公共區塊鏈並不適合存儲敏感或私人信息(如密碼、社會保險號或銀行賬號),因爲每個人都可以查看區塊鏈的內容。

當人們說區塊鏈上的數據是“安全的”時,他們只是說它是“不可變的”。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在不知道數據被更改的情況下更改區塊鏈中的數據。

 

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安全,它只是不可變的。

“安全”這個詞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在區塊鏈的上下文中,“安全”這個詞僅僅意味着“不可變的”,並不意味着數據對試圖讀取或訪問它的人是安全的。

備註:您可以在相關鏈接 上瀏覽整個比特幣區塊鏈。該網站與比特幣區塊鏈相連,可以查看比特幣區塊鏈上的任何區塊,也可以查看每個區塊內的比特幣交易。

 

誤解2:非常適合存儲數據!

區塊鏈實際上並不適合存儲大量數據。

 

區塊鏈的分佈式特性意味着區塊鏈網絡的每個節點都有區塊鏈的完整副本。如果使用區塊鏈來存儲大文件(例如區塊鏈的大小將是巨大的,每個節點將不得不在自己身上覆制整個區塊鏈數據,使其效率低下。

實際上,區塊鏈非常適合記錄事務數據。通常,大型數據文件存儲在區塊鏈的外部,使用一些基於上下文的位置分佈式文件系統(例如。數據文件的哈希地址存儲在區塊鏈上。

 

誤解3:智能合約是儲存在區塊鏈上的現實合同!

 

智能合約與現實世界的合同完全沒有關係。智能合約就是存儲在區塊鏈上並可以在區塊鏈上執行的計算機程序。

智能合約是用編程語言編寫的,如Solidity或snake在以太坊區塊鏈中,Go或Java在Hyperledger Fabric區塊鏈中。智能合約通過EVM (以太坊虛擬機)在Ethereum區塊鏈上執行。在超分類區塊鏈上,鏈代碼在Docker容器中執行。

智能合約的概念是作爲以太坊區塊鏈的一部分引入的(以太坊被認爲是第二代加密貨幣)。將EVM添加到以太坊區塊鏈平臺允許用戶通過在區塊鏈上存儲和運行計算機程序來擴展區塊鏈的功能和用例。

 

比特幣區塊鏈(被認爲是第一代加密貨幣)沒有智能合約的概念,即不能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創建智能合約。

備註:以太坊區塊鏈的智能合約與Hyperledger Fabric區塊鏈中的Chaincode類似;因爲它們提供了在區塊鏈上執行計算機程序的能力,所以它們使用非常不同的機制來執行。

智能合約實際上以字節碼的形式駐留在Ethereum區塊鏈上,也就是用Solidity編程語言編寫的智能合約程序,由Solidity編譯器編譯成字節碼,該字節碼存儲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智能合約在以太層區塊鏈上運行,由EVM(以太層虛擬機)在以太層區塊鏈的每個節點上執行。

相比之下,在超分類織物鏈碼程序設計,是保持絕緣的區塊鏈。Chaincode程序是用Go或Java編寫的,並在每個節點上運行的獨立Docker容器中執行,而不是在區塊鏈上。這使得Hyperledger Fabric的模塊化架構允許協商一致算法成爲即插即用功能。

 

 

誤解4: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收藏品

比特幣不是數字貨幣收藏品。事實上,比特幣根本不存在!

比特幣只作爲交易記錄的一部分存在。

雖然這聽起來令人困惑,但並不存在“新鑄造”的比特幣。一名礦工花費計算能量在比特幣區塊鏈的下一個區塊採礦,他將獲得新的比特幣獎勵。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方式是,存在一個簡單的交易記錄,上面寫着“12.5個比特幣被轉移到礦商的比特幣錢包”,區塊鏈認爲這樣的交易是有效的。

你要明白這些轉移到礦商比特幣錢包地址的“12.5比特幣”並非來自任何地方,也就是說,礦商不會從“數字貨幣”的“金庫”中獲得獎勵。12.5比特幣以前不存在,將來也不會存在。唯一存在的是一個(有效的)事務記錄,12.5個比特幣被轉移到礦商的錢包中,也就是說,比特幣只是作爲一個事務記錄而不是真正的數字貨幣存在。

 

備註:要連接比特幣區塊鏈,你不需要下載整個區塊鏈(目前比特幣區塊鏈的大小截至2018年年中已超過163g)。

如果您只是想與比特幣區塊鏈進行交互,即購買、發送和接收比特幣,您所需要的只是一個比特幣錢包。您可以從Coinbase (https://www.coinbase.com)下載比特幣錢包,Coinbase是最受歡迎和信任的購買、銷售和管理您的數字貨幣的網站之一。

 

然而,你要明白,你的比特幣錢包實際上並不包含任何數字貨幣。

 

比特幣錢包只是一個加密密鑰(地址),而不是比特幣的真正存儲,因爲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比特幣實際上並不以數字貨幣的形式存在(比特幣只是一個交易記錄)。因此,您的比特幣錢包將不包含數字硬幣,而只是包含一個加密密鑰,如果您有能力將比特幣作爲有效交易記錄的一部分進行消費,那麼該密鑰將允許節點進行驗證。

如果您確實想加入比特幣區塊鏈作爲節點,這意味着您需要在計算機上下載整個比特幣區塊鏈的副本(第一次下載可能需要幾個小時)。加入比特幣區塊鏈作爲節點的唯一原因是,如果你想“開採”新的比特幣。然而,由於“挖掘”新的比特幣區塊所需的計算能力不斷增強,個人電腦的能力不足;通常情況下,你會把你的電腦連接到一個“挖礦池”(這是一個電腦集合,在下一個區塊集體挖礦,並在挖礦池中分配比特幣獎勵)。

 

誤解5: 比特幣沒有被用作主流貨幣,因爲政府把它視爲一種威脅!

比特幣成爲主流貨幣的唯一障礙就是比特幣本身!

 

比特幣目前的形式存在固有的可擴展性問題,每秒只能處理7筆交易!以太坊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平臺,目前每秒只能管理20筆交易。相比之下,Visa和PayPal每秒分別可以處理1667筆和193筆交易。

比特幣的固有侷限性在於,根據設計,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生成一個新的塊需要10分鐘,每個塊的大小限制爲~1MB。此外,如果比特幣區塊鏈每秒能處理1000筆交易,它將要求區塊鏈上的所有節點具有高網絡帶寬,以便能夠跟上區塊鏈本地副本中的所有新記錄。這使得比特幣區塊鏈非常適合於轉賬等不需要立即進行交易確認,並且可以在交易確認前等待一個小時左右的用例。但是,它不適合快速和即時的事務處理。

因此,比特幣不能在當前的實施中被用作主流貨幣交換的主要原因,不是政府、立法或監管方面的障礙,而是其固有的可擴展性問題。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