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週報】2019第14周

巴比倫週報第18期:

2019.04.01~2019.04.07

 


【政策&資訊】

 

1. 國家信息中心朱幼平:網信辦備案是鼓勵區塊鏈創新

在市場再次將目光投向區塊鏈這個充滿爭議的新興科技時,4月3號,互鏈脈搏聯合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推出了本次在線課堂,在課程中他提到發幣與不發幣項目區別、區塊鏈項目的合規性分辨,以及“揚鏈禁幣”、“簡政放權”和“金融收縮”的監管方向等。他認爲:隨着網信辦區塊鏈備案的落實,區塊鏈是萬業可用,萬人可進的新時代。

 

朱幼平:我們講區塊鏈是革命,區別於互聯網信息效率革命,它是價值效率革命。區塊鏈是數字科技和數字經濟的底層協議,承載着工業化後500年級別經濟繁榮長週期的使命。我們必須要爲區塊鏈價值效率革命找到實現路徑。而之前的比特幣,ICO邏輯上沒有閉環,加上政策監管是一種邏輯閉環的實現路徑。政策也有苦衷,目前發幣即違規的一刀切政策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實際上,我國政策實施效果還是不錯的,在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保護了創新,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得到快速發展。

我們認爲,區塊鏈革命仍然十分早期,區塊鍊形成有影響力的應用還需要多年努力,讓公衆和政策認識到區塊鏈革命,不能只靠邏輯成立,需要有實踐來驗證,這需要一個過程。區塊鏈革命還有漫長艱辛的路要走。

 

2. 歐盟:成立國際可信區塊鏈應用協會,推動區塊鏈技術納入主流採用 

據Cointelegraph 4月3日報道,歐盟(EU)日前在官網上宣佈,其將成立一個名爲國際可信區塊鏈應用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rusted Blockchain Applications, INATBA)的組織,以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採用。

“INATBA旨在建立一個框架,促進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合作、監管趨同、法律可預測性,並確保系統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Cointelegraph的一名代表當日出席了由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啓動儀式。該代表表示,簽署該憲章的100多名成員中包括了IBM、埃森哲(Accenture)和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等知名企業。區塊鏈相關成員包括Iota、瑞波(Ripple)、ConsenSys和Sovrin基金會(Sovrin Foundation)。根據公告,INATBA旨在將行業初創企業、中小企業(SME)、監管機構和標準制定機構聯合起來,從而將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技術(DLT)納入主流採用。

 

3. Coinbase將爲價值2.55億美元的加密熱錢包投保,承保方爲知名保險集團勞合社

Coinbase表示,總部位於舊金山的Coinbase將客戶不到2%的資產存放在熱錢包裏,剩下的98%存放在冷錢包中,其私鑰是離線的,以免受到第三方的攻擊。在加密貨幣牛市鼎盛時期,Coinbase代表客戶存儲了價值250億美元的資產,但該公司不願透露最近的數據。

 

Martin的博文稱,這一保單由勞合社(Lloyd’s)註冊經紀商怡安保險(Aon)制定,由一家由美國和英國保險公司組成的全球性集團推出,其中包括倫敦勞合社(Lloyd 's of London)的某些財團。但Martin沒有透露具體保險承銷商的名字。

勞合社覆蓋了一系列專業保險市場,其處理着包括犯罪、網絡攻擊和自然災害在內的各種保險業務。在承保加密資產的潛在損失方面,勞合社獲得了業界的正式認可。勞合社以前對公開任何有關數字資產保險的信息相當隱晦,但現在,它的公開度正在穩步提高,至少對某些加密領域的客戶來說是這樣。

 


【技術發展】

 

1. 信息發佈+可編程的披露機制=證券通證的信息對稱機制

在充分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中,價格公平是通過網絡參與者的行爲實現的,而不是通過信息流來實現。在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中,任何不公平的行爲都將被其他網絡參與者所平衡,不必依賴於中心化的權威機構。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一個充分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中,披露並不像在中心化市場中那麼重要。相比之下,證券通證則是基於相當中心化的模型發展,具有非常小的網絡效應。在這種情況下,披露可能會在市場的公平性中發揮關鍵作用。

 

證券通證的可編程披露依賴於將信息共享工作流作爲區塊鏈協議的一部分進行建模,可以在證券通證發行和轉讓期間使用。證券通證披露不僅可以由人使用,還可以由協議使用,以實現公平的市場交易。如果我們考慮當前證券通證平臺的中心化水平,這個概念就變得有點棘手,因爲使用網絡參與者來驗證信息的模型根本不可用。雖然筆者還沒有具體的想法,但有幾個原則似乎是所有模型的共同點:

1)披露預言機:該組件代表可信實體,它們發佈有關證券通證公開可用的鏈下重要信息。披露預言機應該能夠按需或按時收集信息,並將其與相應的加密證券相關聯。

2)披露的有效負載(payload):要實現真正的可編程性,披露需要以允許其索引和查詢的格式進行編碼。諸如PDF之類的非結構化數據格式對於實現可編程的披露沒有任何幫助。

3)披露的查詢模型:爲了在證券通證的轉讓中使用,披露必須在協議層上可訪問。爲此,我們需要一種機制來查詢和訪問披露的有效負載中編碼的信息。

 

2. 以太坊的利潤不足以保證它的安全

作爲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貨幣,正謀劃一個重大改變。以太坊即將推出新的共識算法,該算法有望解決平臺的可擴展性和交易吞吐量瓶頸的問題,但一份新的行業報告卻聲稱,這種算法可能行不通。目前,以太坊與比特幣非常相似,因爲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貢獻計算能力來確保交易的合法性(即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縮寫爲 PoW),從而加入網絡。

網絡究竟要如何選擇和獎勵那些讓區塊鏈變得安全、值得信賴的人,是以太坊開發人員一直努力改進的目標。以太坊持有者將能夠使用他們餘額的權重來投票決定通過或拒絕交易(即權益證明,Proof-of-Stake,縮寫爲 PoS)。如果驗證者試圖以不誠實的手段與系統“耍心眼”,那麼作爲懲罰,他們將會失去所有的代幣。與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相比,人們認爲以太坊的這種方式更爲節能,這種共識風格的支持者會說它更“平等”。

 

3. 邊緣網絡如何重新安置數據中心?

邊緣計算的工作原理是額外增加一個介於用戶和雲端之間的平臺,使得一些應用程序與數據可以存放於此而不必通過雲端。最重要的是此平臺的位置在物理上更接近用戶。這有助於加快處理速度,因爲並非所有數據都直接來自雲端或設備。同時也加快了用戶設備中應用程序的運行速度。邊緣計算的處理能力更靠近數據源,有助於直接處理數據。數據無需發送到雲端或者保存在任何中心化系統中。通過直接處理用戶數據,邊緣計算提高了數據傳輸速度和整體性能。同時也改善了使用邊緣計算的設備的性能。

數據中心將會因邊緣網絡而發生變化。IDC的研究人員預測微型數據中心將建在現有的塔樓網絡中。這些微數據中心處理數據的方式類似於當前數據中心管理信息的方式。商業客戶可以租出自己的空間來支持邊緣計算。在未來,我們可以讓這些小數據中心更貼近每一個企業,從而讓延遲問題成爲一個過去式。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我確信這些網絡的優勢不會相互取代。雲端、邊緣網絡和數據中心在數據管理領域將各自佔有一席之地。事實上,在他們協同工作的時候,我們檢索數據的方式將比之前更快、更強大。這一點在整合物聯網系統時至關重要。隨着物聯網設備使用率的提高,我們對邊緣計算的需求也將急劇上升。機器人驅動世界(robot powered world)和自動化網格基礎設施的概念是邊緣計算領域最新、最激動人心的消息。該網格將實時幫助許多企業和公司。雖然這個概念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前途一片光明。

 

 


【技術應用】

 

1.「華大基因」追風做BaaS平臺,基因科技和區塊鏈的碰撞

在 2018 年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上,華大基因首度對外公佈了自己的華大區塊鏈 BaaS 平臺,併發布了白皮書。時任華大區塊鏈負責人的楊夢曾表示,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搭建組學數據的共享基礎設施,將能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前提下,促進數字化生命的價值流動。

 

華大基因的區塊鏈應用多在健康醫療領域。在健康醫療領域,數據採集、存儲和共享等方面一直有數據易泄露、難共享、無確權等痛點。無論是健康醫療還是基因科技,想取得飛躍式發展,必然少不了對數據、樣本的大量研究,在當前的環境下,醫療數據的跨機構數據共享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簡單來說,華大基因想利用區塊鏈解決這三件事:

一是將個人生命數據確權並將數據資源資產化,實現個人數據自治;

二是用區塊鏈滿足更安全的數據共享,實現各機構間數據的安全共享交換;

三是通過區塊鏈的分佈式存儲技術來避免單點故障而導致的數據庫整體性崩潰,減少由於中心化存儲造成的數據泄漏事故,提高數據安全。

 

2. 區塊鏈+住宿交通:重構共享經濟

在傳統的住宿與交通供應模式中,供應商的品牌(連鎖酒店、出租車公司)爲服務質量起到了站臺的作用,那麼在去中心化的住宿與交通體系中,連接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的互聯網平臺則擔任了信任中介,而其“站臺”的方式主要包括兩種:一是在服務是否合規方面,對服務提供者進行審查,只有滿足條件者方可登陸平臺提供服務;二是在服務質量好壞方面,通過其他消費者的評價,來對服務提供者進行量化評估。

對於住宿和交通這種去中心化的系統而言,人們是很難把比特幣網絡“弱中介化”的模式給強行照搬過去、進而打造一個同樣弱中心化的經濟系統的,因爲這兩類系統彼此之間的行業規律、發展階段等方方面面都完全不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背景並不樂觀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在不經意間發現了區塊鏈技術於共享住宿和交通賽道中的兩處應用場景——那就是基於區塊鏈發票的可靠評論、以及用基於區塊鏈智能分賬系統的快速反應社區中介。

3. 區塊鏈在券商行業的“錢途”

金融行業是區塊鏈應用落地最多的領域,不少證券公司也加入探索“區塊鏈+”領域的大軍。總的來說,券商機構對新技術的運用相當謹慎,區塊鏈作爲新興技術,與券商業務的結合正在探索中,技術和業務上都在積極攻克各種難點,從目前看來,存證應用已經初見成效。據悉,2019年1月,基於FISCO BCOS,深證通聯合國泰君安、太平洋保險、微衆銀行等發起存證服務,深證通在存證服務之上提供深證通區塊鏈服務平臺,深證通是存證服務平臺提供方,雲之道提供的簽名驗籤服務,長城證券作爲首個試點理財存證業務的券商機構,這是券商首家落地該服務的區塊鏈應用平臺。

 

區塊鏈的法律是有基礎的,如電子簽名法,杭州互聯網法院宣判的區塊鏈的存證案,最高法對區塊鏈存證的認可。有了這些基礎,我們把區塊鏈技術運用到業務中,纔有保證。區塊鏈適用場景必須具有多方協作、數據徵信、數據共享以及非中心化的特性。總而言之,它是降本增效、安全可信的。

 

目前券商主要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收益憑證、資管產品以及集合理財等業務上運用區塊鏈技術。未來,還可能往這些業務上拓展。1)理財業務中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留痕 ;2)客戶行爲留痕 ,客戶登錄、產品查詢、產品瀏覽、交易下單 ;3)非現場開戶及業務辦理留痕;4)理財業務產品合同、風險警示書、產品說明書的留痕。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