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三十歲開始寫小說,這本入門指南必看

自“痞子蔡”發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後,網絡文學就此誕生。

關注網絡文學中有一類人:希望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寫點小說賺外快。小說不像公號文發泄情緒,也不像散文表達自我,只要能引起共鳴就可以了。

小說也可以發泄情緒和表達自我,但需要一定的技藝。

之前我推薦過一本小說創作入門級的書籍《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有一些讀者問我“還有沒有相關的書”。

有!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是美國《作家文摘》雜誌社將全美38位作家、編輯創意授課彙編成書,內容涵蓋短篇小說創作的方方面面,從起步寫小說的心態激勵、寫小說各個環節的技巧到最後的改稿、投稿等,

每一位作家都坦誠地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和技巧,絲毫沒有藏着掖着的感覺。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自出版以來,暢銷五十年,豆瓣評分8.1,廣受好評。

我剛看這本書時,我就被它的編排吸引了。它將小說創作過程分成十八個細節,每一個細節由多位作家談論他們的處理技巧。比如說“起步”階段就有五個作家、編輯的文章——《你當然能行》、《保持創意的五個訣竅》《作家是天生的還是養成的》《作家是天生的嗎?》《與貝莉﹒摩根對談》。比起某位作家分享創作技巧的書籍,這本書如此安排可以讓讀者看到多位作家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處理方法,閱讀視野相對開闊。

對於小說創作,最常見看法有兩種:寫小說是神來之筆,比登天還難,另一種則是“不就寫一部小說嘛,學一下不就會了嘛”。

其實,這個問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也有過爭論。上世紀三十年代,以梁實秋爲代表的新月派,他們就主張“天才論”。其他的文學團體則主張文學是可以後天努力學習技巧而成。

結合現實案例來講,我更同意《短篇小說寫作指南》裏威廉﹒皮登的說法:一個人能否在文學上留名青史,取決於兩個方面:首先是天生的才能,其次是通過竭誠努力將這種天賦運用發揮到極致。

天賦是什麼呢?天賦就是讓你學寫小說時比別人更容易,上手速度更快而已。

在小說創作提筆之前,還有一個難題:靈感從哪裏來?本書托馬斯.H.烏澤爾總結了靈感來源八個渠道。

1、開始寫

我聽過很多人說要寫點東西,理由各種各樣:紀念曾經的愛情、覺得自己特有才華比唐家三少寫得好、爲了賺奶粉錢等等。

但是多年過去了,一百個人說要寫,實際動手碼字不到十人。

因此,托馬斯勸誡各位有志於小說創作的讀者“隨便寫點什麼。先培養起寫作的習慣,提筆化字的習慣”。

開始寫之後又會有一個問題:要不要日更?

日更的好處是培養自己隨時寫作的習慣,可是,不努力提高寫作水平,日更的作品只是重複再重複而已。

因此,托馬斯建議初學者,剛開始以量爲主就好,等到訓練自己到可以迅速地把想法轉化爲文字時,可以試着提高小說的質量。

2、筆記本和檔案

無論是多麼有才華的作家,只要寫上一段時間都會進入枯竭期。

破解不知道寫什麼、沒有題材可寫的難題就是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隨身帶一本筆記本,隨時記錄,然後歸檔,建立自己的檔案庫。

3、閱讀

海明威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中每天都要在一間隔音的書房裏花至少三個小時讀書。

村上春樹在他的自傳《我的職業是小說家》裏也說過:“從小就喜愛讀書,捧起來便心花怒放。從初中到高中,像我這樣讀了許許多多書的人,周圍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對於小說寫作者,閱讀是必須的,就像人要吃飯一樣。

4、“浪漫的情懷”

小說是一種虛構性作品,來源於生活,但並不只是記錄生活。

因此,小說的創作者心中要有“浪漫的情懷”才能寫出人們津津樂道的作品。

5、寫自己

中國作家畢飛宇說過,一個作傢什麼時候生,什麼時候死都是重要的事。因爲,小說寫作需要的是最爲私密的個人情感。

如果想寫小說又想隱藏自己的私人情感,那麼換個生計吧。

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之所受文學研究者的矚目,主要原因在張愛玲的創作高峯期是在認識胡蘭成後,他們情愛糾葛爲中國現代文學貢獻了兩部作品:《小團圓》和《今生今世》。

6、把家當成實驗室

準確地講,小說家的真正身份應該是生活觀察者。

毛姆在寫小說之前是一名醫生,魯迅轉向文學專業之前是學醫,學醫對他們文學創作最大的幫助是準確地觀察人,鼻子的形態、眼睛的顏色、頭髮的長短等。這些只停留在觀察人的層面,真正要寫出揭示生活面目的小說,那就應該好好地觀察家庭。

張愛玲的多部小說就是從家族事件,比如《連環套》《小艾》《創世紀》等,爲此舅舅都跟她翻臉了。

7、寫作揭示生活的祕密

很多人看了《小團圓》後,對張愛玲的“妒母”情結感受更深了。這點恐怕是張愛玲寫這部小說時,自己沒有意識到。

據周作人言,魯迅寫的《狂人日記》的原型是一個遠房的親戚,得了迫害妄想症就回家治病,病好又去當官了。可在魯迅的筆下,這個“狂人”無意揭開了中國傳統的糟粕文化吃人的一面。

不管是有意識或是無意識,寫作都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生活的一部分祕密,越是貼近生活,越容易打動人心。

8、向偉大的作家學習

這個基本是老生常談了。

村上春樹最喜歡的作家是美國文壇一代宗師雷蒙德﹒錢德勒,光他的代表作《漫長的告別》,村上春樹就看了十二遍。在寫作上,村上春樹初期更是刻意地模仿他。村上春樹先用英文寫《且聽風吟》,然後翻譯成日文,再去投稿。

 基本上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敬佩和喜歡的作家,因此,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家,然後向他學習,試着超越他,這個也是初學者的目標了。

且慢!掌握了小說的創作靈感來源的渠道僅僅是創作的開始,接下去還有角色的塑造、情節的推動、衝突的化解和投稿技巧等等一系列的難題,你想聽聽美國成名的作家們是怎麼處理嗎?

那就請你打開《短篇小說寫作指南》,好好地閱讀吧!


原創文:靈林玖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