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觀察期——挑食背後D1】

    班上有個孩子總是遊離在課堂外,任何細小的玩具,哪怕粉筆灰,都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唯獨課堂內容。

    他看着總是膽怯,畏縮得樣子,在團體中找不到朋友,唯一他認爲的朋友,總是跟他互相爭吵。在集體中,他不具備攻擊性,也沒有很受歡迎,倒因爲各種不良習慣,讓他找不到快樂,只有與低齡小朋友玩耍。

    我決定以一個月爲限,帶着他,一起在單位用餐,輔導他的中午學習,然後觀察指導。

    第一天,可能老天真的心疼我,爲我流淚呢,一個人帶着小寶獨自上班,現在還爲這個大孩子嘗試。

    可能是他無意挑戰的。本來是雨天,騎着車,載着孩子就不方便,他還揹着估計重達10斤的書包。無奈,最後書包放踏板,還有飯盒,腳都沒地方放,小心翼翼回家。

      第一件事:吃飯!

      發現他真的挺能吃飯,我打的飯挺多,基本吃完,不過菜剩了一大半。過後問才知道,說不喜歡吃肉。(他吃掉雞肉,留下豬肉片)

      第二件事:查缺,

      之前的作業,有好幾次都是隨便混過去。所以一樣一樣訂正。

    這時候翻看書包,基本都是各科書籍。一直揹着的原因是,他不知道功課表。隨口一句:明天讓媽媽去抄一下功課表。

  首先功課表已經上了一學期,渾然不知,體現對課堂的敏感與關注度不夠。功課表需要家長幫忙,依賴性強。

    補習中午作業,居然帶上這麼多無關書本,說明缺乏自主的思考。

      最後是挑食!

    看着是因爲牙縫大,不愛吃肉。其實,我總覺挑食的孩子,會有一些不好。

1.挑食有可能導致營養攝入不全,發育不全。

2.民以食爲天,吃是動物的本能。人,作爲高級動物,也逃不過。幼兒嗷嗷待哺,一出生最大的需求就是吃。爲什麼討厭吃這個,討厭吃那個,固然有多種因素。其中不乏很多是家長父母引導不當。

3.挑食的潛在行爲表現:倘若食物可以挑食,那麼其他又爲何不可。孩子在成長過於選擇他覺得對的,好玩的,可以的,往往忽略規則,無視他人。

    以上第一天的兩個觀察,應該是在從小幼兒階段,父母應該幫忙養成的習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