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靈感

二零一九年三月六日 星期三 正月三十 驚蟄 晴

雖然已入駐簡書好幾個月,但“下筆無神”還是經常出現,感覺接受了很多信息,有很多東西可以寫,下筆卻一個字也寫不出,即使寫出來,也乾巴巴的,無神!

這時候,多麼渴望來點靈感,突發奇想、豁然開朗、頓感通透。很多大文豪,都是借酒來激發靈感的,比如,杜甫稱讚"李白斗酒詩百篇",海明威也寫過"write drunk,edit sober"。大筆桿子們,很多是靠抽菸來激發的,寫到凌晨卡殼,抽支菸說不定就文思泉涌了,那些挑燈夜戰的文案編輯更是如此,還有廣告人的創意。

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信息的持續衝擊,人們已變得麻木,不喝點酒,不造謠,不聳人聽聞,不掉節操,想要激發靈感,吸引注意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於我這種菸酒糖茶、吃喝嫖賭都不好的人,咋辦?

1.隨便打開一本書看看。

有時候,別人寫的東西就是我們靈感的源泉。單單是讀幾個章節,一個詞語,一個句子,都有可能會觸動到你,聯想到自己的生活,讓你感同身受,幫助你找到一點兒思想的火花,進而腦洞大開。當書讀多了的時候,特別是讀不同類別的書,就會讓你產生連接,更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只是,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能坐下來讀書其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聽書”、音視頻也是獲取靈感的一種方式,比如圓桌派、ted等欄目,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來說或深入去說,就很有啓發性。

2.試試逆向思維。

無論別人寫些什麼說些什麼,我們都可以想一想,可不可以不這樣?你可能會有意向不到的發現!逆向思維往往意味着創造性。

當然,因從衆心理,對於熱點話題的追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爲一個內容輸出者,特別是想成爲一個“大號”,如果不能對於熱點話題有不落窠臼的看法,那麼,還是遠離那個話題比較好。不然的話,於己而言,把自己的聲音淹沒在衆多噪音之中;於衆而言,噪音則又多了一個分貝。

關鍵是,寫東西不是因爲需要寫東西,而是因爲對於某東西,你有不一樣的東西,即"你需要用專業知識和洞察力來把自己區分開來"。

3.試着用講故事的方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所長,也有自己獨特的生活,講故事是讓人接受的一種表達方式。無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運用個人經歷和案例,分享自己職業生活中的觀點經驗,最能讓別有所共鳴。

特別是那些理科專業人士,用講故事方式表達那些專業術語,就會更吸引人了。因爲,專業術語知識很可能雷同,但每個人的故事就與衆不同了。

長文易得,創意難求。在這個寫作門檻較低的時代,誰能都書寫幾句。但要達到主題新穎、觀點獨到、架構合理、詞彙精美等要求,確實不易。對自己來講,腦袋有很多東西,但像膠水一樣,理不出個思路來。更多的時候,是想法太多、思路太多,理不出個明晰的思路。

宋代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餘平生所作文章,多要三上:馬上、枕上、廁上。蓋惟此,方可心屬思爾。”這倒非常符合我的風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