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是一個人的狂歡(上)


有朋友問我,“你爲什麼選擇健身,結果天天兒把自己累成狗一樣?”

“尊嚴地活着,尊嚴地死去。”

“得,那還是我去死吧,聽你這麼說,我們不健身的不都是二皮臉麼?”

……

事實上,這不是高調,也並非玩笑。選擇健身,不是怕老,也不是怕死,是害怕自己生不如死地活着。

說是自救也不爲過,就那麼無知無畏地闖進健身圈兒裏。翻翻當時立下的flag,依舊鐵證如山地貼那兒,還好自己當初機智勇敢,沒到處嚷嚷,目測擴散的範圍較小,沒招來誰圍觀,不然單憑這app上醒目的大數據,估計還是解釋不了虎背堅挺,熊腰依舊的尷尬吧?

這事兒得查,嚴查。不然怎麼對得起那些讓春衫溼透,秋褲風乾,稱一稱淨重也足有半噸的汗水?

彼時不管有氧無氧,全憑着個人喜好一通折騰,卡路里燃燒了多少不知道,總之看起來效果平平。那股子熱情隨着汗水漸漸冷卻揮發,懶意萌生,有時還會刻意找藉口拖延時間。而後又會後悔,痛恨,和鄙視,痛恨自己的不自律,鄙視自己的不要強。

凡事不能堅持,終歸會一切歸零。可是心裏應該清楚,自己不努力,沒人替你堅強啊,於是每天像傳銷似的把這句話跟自己說上一遍,其實也是希望即使哪天真的記憶黑屏了,這句話能夠練成大腦死機後下意識的本能。

想一想,健身先健腦還是有必要的,不然即便最後練成了一個四肢發達的肌肉白癡,可那絕不是我想要的自己,無論在何時,在何處。

健身原本就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雖說是運動,可又並不是枯燥又辛苦的體能訓練那麼簡單,感覺和學習的關聯方式差不多,最終它體現出的收效和你個人的運動方式,方法,資質,體質,毅力,耐力都有着莫大的關係。

體質的硬傷,是不可言說的痛。易胖體質喝涼水都長肉,是不可忽略的事實。這其中有先天基因的無奈,也有後天習慣的養成,所以在體能訓練和控制飲食方面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艱辛。

因此,永遠不要小看一個保持身材的人,因爲他們有常人不能比的毅力和耐力,拒絕了常人不能拒絕的誘惑。同樣是揮汗如雨,眼瞧着易瘦體質們在肆無忌憚的吃喝,卻如士族一樣慵懶地躺瘦,那心情不是一曲《江河水》能盡訴的。

想徹底調整甚至改變體質,那麼抗阻訓練就顯得格外重要。它可以改變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加速新陳代謝,使肌肉緊實,圍度曼妙。至於女生害怕力量過度練成金剛芭比?您想多了,實際上增肌比減脂更不易,需要高強度的科學訓練和執行嚴格的飲食計劃,就您那點運動量,不過是人家開局的一個熱身而已……

有氧是健身族必練,而近年風靡大熱的hllt更是減脂族大愛,hllt本就是爲那些有健身訴求,卻無時間鍛鍊的人羣設計,課程的編排緊湊,高效,省時,很符合當下的生活節奏,確實是相當不錯的混氧運動。

有氧運動中的跑步,游泳,跳操,跳繩,尊巴,搏擊都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跳繩,性價比很高,時間短,燃脂高,對提高心率,肺活量都有莫大功效。

這裏不得不提的是瑜伽,瑜伽不算是真正意義上有氧,但如果選擇它作爲健身輔助來說,不是如魚得水,是錦上添花。瑜伽本就是柔韌,力量,平衡的有機結合,在我看來屬於絕佳的深度拉伸。

這種動與靜的糅合,剛與柔的並濟,可以提高柔韌性,打開身體,減少身體傷病,推進訓練強度,使身體覺知和吸收更多的能量。

說句題外話,有時我會把印度瑜伽和中國太極做以對比,太極是以意行氣,意動身行,通過身形意氣調動場能,達成天地人的溝通、融合,正負相持,陰陽平衡。

瑜伽以息御力,身動氣綿,控制氣息配合,引導,推進體式的力度和深度,一念生而百念死,專注當下,渾然一體,兩者的相輔相成,來達到身體的內觀與覺知,與外界空間的交流與融合。

兩者在氣脈的運通上有異曲同工的感覺,卻又各具精妙,自成一統,看起來更像是“北喬峯,南慕容”遙相鼎立的氣勢和格局。

迴歸正題,日常訓練順序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熱身,必不可少。是預熱經絡,打開身體,減少傷病的有效方式,千萬別嫌麻煩,省略一步,會招來後患無窮。

無氧。力量儲備。

有氧。刷脂利器。

拉伸。拉伸更有必要,舒緩緊張肌肉,拉長身體線條,調整呼吸,更好的吸收運動能量。虎頭蛇尾的訓練不僅不完美,也是“危險”的,你害怕的大象腿之類的,正慢慢靠近你哦。總之,熱身和拉伸,至少要佔到訓練總時間的 20%,甚至更多。

在運動前1~2小時,建議吃些粗糧和蔬菜,運動後1小時再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運動強度別太大也別太小,達到燃脂心率最好,燃脂心率的範圍:(220-年齡)x 60% ~ (220-年齡)x 80%。

這些都練了?

都練了。

練了也未必就出你夢寐以求的馬甲線。別看你虐腹千百次,沒用。

馬甲線其實每個人都有,就藏在你手感暄軟的肚腩下面,彷彿是千年不化的積雪下面,巍峨起伏的阿爾卑斯山。

練吧,練多久不重要,馬甲線出不出最重要還是得看體脂率。體脂率是身體脂肪佔體重的比率,和bmi指數完全不是一回事。

每個人的體重要結合身高來看,BMI=體重(kg)/身高m2,BMI ≥24屬於超重,BMI<18.5可能有健康風險。只有當男士體脂率降低到20%以下,女生體脂率在15%-17%,你想要的馬甲線纔會玲瓏畢露。

前提是輕點嘚瑟,控制好飲食,保持運動一樣都不能少,否則:積雪依舊是積雪,山脈始終是山脈。

老話說,嘴饞身子受苦,沒錯兒,吃進去的,總是要還的,口腹之慾,從某個角度來說,未必就是福,難道就不是禍從口入嗎?高脂高熱的胡吃海塞,到最後沒有三高冒頂,至少也會厚贈你個將軍肚、游泳圈啥的吧?

來,附贈您一個指標,看看自己超標沒?腰臀比(WHR)=腰圍/臀圍,健康腰臀比:女性<0.8,男性<0.95。

所以,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決定了你的生命軌跡的部分曲線。健身圈有句至理名言說:七分吃三分練。你應該看得出,吃的比重要遠遠高於運動。

所以,搭配飲食,把握好熱量差,高蛋白,中碳水,低脂肪纔是飲食正解,在全天飲食中,建議碳水化合物佔比50%~60%,蛋白質佔比15%~20%,脂肪佔比20%~30%。

如果不運動,一日三餐的熱量分配建議4:4:2,如果晚上有運動,三餐熱量建議3:4:3。

肥胖不是因爲營養過剩,而是營養不良,只有營養均衡才能擁有健康勻稱的形體。爭取每天吃夠12種食物,每週吃夠25種食物。很多人在減脂期間皮膚粗糙、脫髮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爲飲食不均,營養失調,因爲缺乏蛋白質引起的,需要大量補充肉、蛋、魚、豆、奶類。

正常飲食,輔以合適的運動,當熱量消耗〉熱量攝入,才能持續有效地保持或減重。說到底,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您扛着槓鈴睡都沒用。

趟過這道河,還有下座山。來,繼續。

有許多資深健身者後期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問題:平臺期。當體重、體脂、圍度一個月不變纔算到了平臺期。遇到平臺期時,建議每天多吃一兩肉,少吃一兩飯,調換運動類型。

即使是最後減重成功,至少要用3個月的時間進行過渡,每週至少要運動2次。千萬別覺得可以高枕無憂了,可以爲所欲爲了,從此美食與美體皆不辜負,錯,當你打算放縱的那一刻開始,一切都將捲土重來……

所以,健身從來就不是一時興起,一旦投入,會慢慢研磨成你的生活習慣,甚至是生命拓展的一部分,逼迫你與天性對壘,與慾望抗衡,與自己鬥爭。這就是一個人的狂歡,即使孤獨。

因爲,你怎樣過一天,就是怎樣過一生。面對那些流星雨一樣的糟糕和不如意,放棄?沉淪?在深夜裏哭過痛過以後,唯有帶着這種溫和的力量,繼續堅不可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