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字之美和行走的力量

春节前夕,受朋友委托写过两篇散文,我草草了事应付过去了,写了两篇文章便当做完成任务了。其实,说起散文大概是我最不喜欢的体裁了,印象最深的是中学课本里的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春》,其它毫无印象,就连平时看《读者》这类杂志时也不怎么看散文。但因为帮朋友的忙,让我对散文有了兴趣。

在豆瓣闲逛的时候无意发现了一本名为《蒋勋散文》的书,因为《蒋勋散文》这本书是2019年1月出版的新书,所以在这本书的页面下还没有很多书评,即便是现在《蒋勋散文》这本书下面也只有20篇书评。我决定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蒋勋散文》的作者蒋勋,我知道这位被誉为“台湾之子”的作家,同时还拥有作家和诗人的身份。蒋勋1947年出生于西安,成长于台湾,曾就读于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在很多文化机构担任过要职,也做过大学教师,是个经历丰富且拥有才情的人。我知道蒋勋是因为大学刚毕业时想重新学学唐诗和宋词,所以知道了《蒋勋说唐诗》和《蒋勋说宋词》这两本书,也是因为这两本书,我知道了蒋勋,而第一次读蒋勋的书却是这本《蒋勋散文》。

在读《蒋勋散文》之前,我对散文有一点误解,总觉得散文是一种没有什么特点的文体:既没有小说的精彩,既没有说明文的言简意赅。而在读完《蒋勋散文》之后,让我重新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和美好。《蒋勋散文》记录了蒋勋三十余年的散文精华,也可以说是一本蒋勋优秀散文作品的合集。在《蒋勋散文》中共有11章的内容,既有美学的见解,也有对台湾的记述;既有对宗教的看法,也有对感情的解读。书中有我不曾了解的人文知识,也有让我瞬间清醒的生活哲理,也让我了解到文体并没有错,而是我的见解和内心让我错过了那些如诗般的美好文字。

我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书和旅行是我们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教会我们学会包容、知道不要故步自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蒋勋美学家的身份,《蒋勋散文》的文字在我眼里显得尤为美好,让我对书中提到的地方心生向往,也让我对自己知识的匮乏而感到羞愧,因为这个世界上我们不知道的太多了。我们常说开卷有益,而只有真正的好书才能让我们思考和前进,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也给我们前进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