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當下,認真活着


《天藍色的彼岸》是英國作家亞歷克斯·希勒所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爲“21世紀最偉大的生命寓言”。封面是一片明亮而憂鬱的藍,非常漂亮的顏色。一個小男孩擡頭仰望着藍色夜空中的星星,彷彿是追尋着還未曾擁有的美好。


該書是以一個小男孩的視角展開的。年幼的他在一次出門時遭遇了車禍不幸死去,來到了死亡的另一邊,一個太陽永遠不會落下去的“他鄉”。據說,當你完成了你需要去做的事,沒有遺憾,就可以前往天藍色的彼岸了。在“他鄉”停留的人,都有着對“家鄉”的留戀。在這裏能待多久,全憑你的心願。“我”遇到了一個維多利亞時期的男孩,他帶“我”回到了“家鄉”,讓“我”能好好地告別,然後平靜地走向天藍色的彼岸。


這是對悲傷主題敏感而溫和的探索。以兒童的視角描寫死亡之後的故事,筆觸柔軟,天真而悲傷。大多數剛死亡的人都充滿了難以置信和不甘,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以主人公的年紀來講,若非意外,他可以充分地經歷這個社會的一切美好與磨難。可是死亡這件事呀,我們從來都不能控制,大人總是對此諱莫如深。這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的,稀鬆平常的事情,就像主人公“我”所經歷的,今天你可能沒有因爲鞋帶攪進自行車車輪裏出事,哪怕以後的每天你都小心地繫緊鞋帶,你也不能提防到會有一輛大卡車突然衝出來撞向你。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遺忘。

這世界並不會因爲你一個人的缺失而停止運轉。“我”回到了學校,發現大家並沒有佩戴黑紗;“我”的桌子上並沒有鮮花,反而坐着一個新學生;足球隊並沒有因爲少了我而輸掉比賽,有了新成員;同學們在正常地上課。一切都在如往常一樣進行着,“我”所期待的所有都沒能實現。可意外地,“我”發現教室背後的牆上貼滿了班上同學寫給“我”的信,包括了“我”曾經的死對頭。信裏充滿了對“我”的懷念,“我”突然就釋懷了。過往的恩恩怨怨如煙霧消散,曾經執着的一切都已經不重要。即使我們現在已經互相諒解,“我”也無法將心意傳達給他了。所以,你看,除了死亡,什麼都可以被諒解的。死亡,好像一下讓我們看清了自己的心意。


與同學告別後,“我”得去找我的家人。“我”在賭氣出門前與姐姐的爭吵,是我們最難過也最後悔的事。那時的“我”說:“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會後悔的。”而姐姐說的是:“不,我纔不會呢,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卻沒想到真的永遠無法再見了。

這也是我感觸最深的地方。在生活中,我們是否有許多次和家人拌嘴說出了許多傷人的話呢?我們似乎相信自己的手裏永遠有時間,可以肆無忌憚地做些想做的事,可以任性地許下無法輕易完成的許諾,浪費時間和精力,做着讓人後悔的事。茫然地相信着我們還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安妮寶貝說過:“死亡是真相,突破虛假繁榮。它終究會讓你明白,別人怎麼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探測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要用一種真實的方式,度過在手指縫之間如雨水一樣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你要知道自己將會如何生活。”

    所以,珍惜當下吧,珍惜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不要說讓自己後悔的話語,認真地活着!

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


希望大家喜歡!

感謝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