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的大義——讀《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是麥家在時隔八年之後所作的長篇小說。我是第一次閱讀他的文字,感覺非常好。我完全入迷了!爲他筆下的人物心潮澎湃。

故事是以“我”——一個十歲的小孩的視角來敘述的,圍繞着一個身上帶有諸多謎團的上校展開,背景是在一個靠山的小村莊。

他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他當過國民黨的上校,但是他又救過共產黨的一位大首長;他長期被人叫做太監,但他好像又不是;他不幹農話不出工,但過得比誰都舒坦,養着一對寶貝兒子似的貓。上校的身邊從來不缺少流言蜚語和,大家既敬重他,又怕他,還在背後小聲討論他。“我”的父親和他是鐵兄弟,總是在別人罵他的時候袒護他。日子這樣一天天過去,矛盾在某一天突然爆發。紅衛兵抓住了上校,要批鬥他,要打倒反革命。平靜的山村如水沸一般炸了起來,壞心和算計都冒出了頭,所有人都被捲入了這個漩渦之中,祕密終於要真相大白了。

書中第一次出現”人生海海”一詞,是在第三部,家庭因故分崩離析,“我”被迫逃亡國外,遇見了我”的第一任妻子,她說的話。“這是一句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的說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敢死不叫勇氣,活着才需要勇氣。”

“世界上有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書中的每個人都歷經了社會的動盪,世事的滄桑,人生的潮起潮落,艱率、決擇之後,是風平浪靜的餘生。每個人都終於找到了和生活和平相處的方式。如同《活着》中寫道:“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

上校是一個偉大的人。爲了家國,爲了心中的大義,他甘願受辱深入敵後,不得不在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骯髒印跡。他這一生都揹負着這個罵名,同時也有對國對人的忠誠。在風光處耀目,在卑賤中自處。

“願以尊嚴與驕傲竭力守護的東西,在不被理解的絕望中仍散發人性的微光與勇氣。”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堆主義。”

生活摧殘了他,逼瘋了他,卻也讓他得以穿越了生死恐懼和世態炎涼,得以返璞歸真,無憂無慮地過完餘生。

當他的妻子在他死後爲他遮住了他一生無法忘懷的恥辱時,我不禁淚流滿面,心痛得難以自抑。爲上校的“髒”得以清洗,他得償所願,也爲他妻子十年如一日的相守照顧,不離不棄,成全了他最後的體面。

日常滋生了殘酷,時間帶來了仁慈。

這是一個充滿救贖的故事,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寫,是沉默中的大義。

“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辛中卓絕的道德。”——麥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