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上學的時候,我接觸到的大都是學生。假如沒有人來管,我們是根本不知道如何來生活的。

    21世紀的中國學生是一個獨立出來的羣體,雖然現在很多人已經很少提及21世紀這麼漫長的時間線了,人們經常會將這些人分爲或自我分爲90後、10後、00後等等,但在我的眼中,大多相似。這個年代的學生基本在家中生養,進入學校,然後步入社會,雖然聽起來沒什麼特殊之處,但對於古代及近代的中國,現代學校是前所未有的。古代的學生是從小肩負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志向的;近代的學生是有振興中華、驅除韃虜的使命的;而現代學生更多的是迷茫,學生知道要在學校努力學習,在步入社會發揮能量,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一直懸在空中,我們當然知道要完成這些目標,可我們也想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在這途中我所聽到、瞭解到的人們對於學生的目標最多的是“都是爲了你們好。”這是多麼令人難以反駁的要求,我至今都沒有找到與之抗衡、哪怕掙扎一下的理由,面對單純更好的生活的目標,我們在各種壓力下努奮鬥,我總是想除了更富有生活一定還有別的什麼吧。但我能做的只有順其自然,在社會、家庭的希冀中堅定而迷惘的努力着,爲了自己,卻不知道爲了自己的什麼。

    在這過程中,我見到過一個與隨波逐流的我們完全不同的人。他和我一樣出身農村家庭,與從小有點營養不良偏瘦的我形成鮮明對比,他一直都是胖胖的,即使小蔥拌豆腐,他也能造兩海碗,加上他本姓朱,我們都叫他“豬哥“。我倆從小一起努力一起上學,不同於我的從衆,他總是很能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初中大家都在老師的督促中學習,他總是在各種課上睡覺看小說,到了重點高中出身平凡的我們被燈紅酒綠的城市迷的七葷八醋,他卻總是熬夜刷題,到了大學,墮落消沉本是這個羣體的代名詞,反正我是很好的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頹廢,但我相信他不會這樣,他一定能夠勇敢的想,勇敢的要。當然這些都是我的想象了,因爲大學我們去了不同的地方,有了不同的人生。

    當然我也很努力,我們的人生軌跡也並沒有因爲我的迷茫或者他的堅定有太大的差別,所以身邊的人一直沒有看到他的不同。可我想說的也並不是這些不同,我想說的是方向、是選擇,隨風而去蒲公英落到某一山頭,和衛星定位、精確制導是不一樣的,我來到這和我想來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隨着生活的繼續,我和“豬哥”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少,以至於我只記得他的外號,連他的名字都有點模糊。偶爾在朋友圈看到他的動態,時常讓我在迷迷糊糊的日子裏也騰出時間思考自己的人生。大學時光馬上看到了頭兒,沒甚理想的我們在各自的路上渾渾噩噩,國家平均需要花費幾十萬元培養一個大學生,畢業之後大多數想的卻只能房子車子,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對的,但又沒有更好的選擇。每每想到這,我都能想到“豬哥”,他一定在萬千迷茫的身影中踽踽獨行。

    偶然,看到“豬哥”的朋友圈,一張去新疆的工作協議,讓我更加相信他是個不同的人、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由此忍不住和他嘮了幾句,提及以前心照不宣,當說起爲什麼選了那麼遠的地方,他說,

“邊遠地區福利好一點,買房方便。”

    生活總讓一個人不知不覺變成另一個人,現在的我仍然不能明白是什麼能讓一個人改變,或者說,我們本就不是特立獨行的人。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想象渴望成爲的,在如此真實的世界,人人都特立獨行,也就是人人都平淡如斯。因爲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那隻特立獨行的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