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丨嘿,听说早起一小时会更幸福哦

今天早上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一件很简单但是大多数人难以坚持做到的事----早起。

我们学校有个奇葩的规定,所有的大一学生都要按时上早晚自习。然而作为懒癌星人,我每次都起得很晚,匆匆忙忙刷牙洗脸梳头发,来不及思考衣服怎么搭配,没有时间涂护肤品,急忙地穿越人群跑去自习室,一面跑一面担心自己会摔跤,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总之,我自己非常讨厌这种急匆匆又毫无准备的感觉。

昨天正好在看《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这本书。

书中写道:

“比平时提早一小时起床,早晨时间就能悠闲度过。可以仔细洗脸,从容享用早餐。平常得搭巴士的路程,也能慢慢走。”

“比其他人早到的这一小时,便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

“早一步起跑,使我能沉着地进行当天的工作。这段能让我从容工作的时间,再珍贵不过了。自己一个人的工作,我就在其他人还没抵达的时间先完成。”

“如此一来,上班时间一到,就能更好地与陆续到达的同事互动。我们每天都得面对一连串的时间竞赛,如果不懂时间管理,往往会陷入要把花三十分钟完成的工作赶在十分钟做完的窘境。不过,若有“一小时的缓冲时间”,就能从焦虑中解放。”

总结一下,首先早起能留有缓冲时间,使我们有更多时间打理自己。比如好好梳头发,好好把衣服的边角捏整齐,在镜子面前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一切都是从容而淡定的。而不是把头发随便一绑,衣服随便一套就火急火燎地冲出寝室。

其次早起能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做些小锻炼,比如散散步,练练瑜伽,都是非常舒心健康的体验。

另外,早起一小时把一些简单的工作提前做完,能为后面的学习、工作留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避免因时间紧迫而产生的焦虑。

看完后我觉得很通透,虽然我自己也知道早起的好处和重要性,但是一直缺乏一种动力,但看完书后感觉有什么东西击中了我,或许这就是“鸡血”吧哈哈。

于是当天晚上我给自己下决心:明天要早起,比平时提前10分钟去自习室学习。

在入睡前,我对自己说:“明天早上我要一定早起,要在6点50之前踏出寝室的门。”不要小看这句话,这是给我的大脑设定一个开关,看似多余,却能在潜意识里提醒自己要早起。

大概看完书后觉得早起这件事很有仪式感,第二天早上听到闹钟声响后,我立马就想起自己的实践计划,,没有像往常一样拖延,洗脸刷牙也是尽自己最快的速度。把衣服穿戴整齐,化了一个淡妆,在镜子前给自己比了一个“V”。

最后,我成功地在6点50前迈出了寝室门。

我很开心,之前的我总是磨磨蹭蹭,非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出门。而如今我迈出了第一步,这是一个好的契机。

来到自习室,我拿出手机背单词,惊喜的是,在我的同学陆陆续续到自习室之前,我已经把50个单词背完了。接下来的自习时间,我练了一张硬笔字,预习了一门专业课以及写了一篇篇幅较短的读书笔记,要在以前,我根本就完成不了那么多任务。

松浦弥太郎的那句话说得很对:与其多睡一小时,早起一小时的生活更惬意。

不说早起一个小时,哪怕只是比平时提前十分钟出门,都能给自己留有更多的缓冲时间,这种“时间的充裕感”会让我们觉得时间和生活能够安排得很合理。

一起做时间的主人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