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協議。水平分割,毒性逆轉,觸發更新,抑制計時

RIP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

是一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基於距離矢量算法。

使用“跳數”(即metric)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這種協議的路由器只關心自己周圍的世界,只與自己相鄰的路由器交換信息,範圍限制在15跳(15度)之內,再遠,它就不關心了。

RIP應用於OSI網絡七層模型的網絡層。

各廠家定義的管理距離(AD,即優先級)如下:華爲定義的優先級是100,思科定義的優先級是120。

RIP防止路由環路有四種方法:水平分割、毒性逆轉、觸發更新、抑制計時器

水平分割

  • 水平分割的概念
    由於路由器可能收到它自己發送的路由信息,而這種信息是無用的。

  • 水平分割的原理
    路由器從某個接口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不允許再從這個接口發回去。

  • 水平分割的優點
    1,能夠阻止路由環路的產生。
    2,減少路由器更新信息佔用的鏈路帶寬資源。

  • 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s)的思想
    就是在路由信息傳送過程中,不再把路由信息發送到接收到此路由信息的接口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環路的產生。

毒性逆轉(Poisoned Reverse)

毒性逆轉實際上是一種改進的水平分割。

這種方法的運作原理是:路由器從某個接口上接收到某個網段的路由信息之後,並不是不往回發送信息了,而是發送,只不過是將這個網段的跳數設爲無限大,再發送出去。

收到此種的路由信息後,接收方路由器會立刻拋棄該路由,而不是等待其老化時間到(Age Out)。這樣可以加速路由的收斂。

觸發更新

若網絡中沒有變化,則按通常的30秒間隔發送更新信息。但若有變化,路由器就立即發送其新的路由表。這個過程叫做觸發更新。

抑制計時(holddown timer)

一條路由信息無效之後,一段時間內這條路由都處於抑制狀態,即在一定時間內不再接收關於同一目的地址的路由更新。

如果,路由器從一個網段上得知一條路徑失效,然後,立即在另一個網段上得知這個路由有效。這個有效的信息往往是不正確的,抑制計時避免了這個問題,而且,當一條鏈路頻繁起停時,抑制計時減少了路由的浮動,增加了網絡的穩定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