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的防環機制--筆面試

rip協議是什麼

rip(routi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從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傳遞路由信息的協議,它是一個工作在小型網絡中的動態路由選擇協議。
RIP協議基於距離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數”(即metric)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
工作在這種協議的路由器只關心自己周圍的世界,只與自己相鄰的路由器交換信息,範圍限制在15跳(15度)之內,再遠,它就不關心了。RIP應用於OSI網絡七層模型的應用層。各廠家定義的管理距離(AD,即優先級)如下:華爲定義的優先級是100,思科定義的優先級是120。

工作於udp520端口
以跳數作爲度量
週期更新/觸發更新

DV,距離矢量協議,鄰居之間共享路由信息,傳聞型協議,更新量小。
LS,鏈路狀態協議,鄰居間共享LSA-鏈路狀態通告-主要共享拓撲信息,更新量大,更好的防環。(例如:OSPF:收集1/2類LSA–》有向圖—》生成路徑樹(樹型結構是唯一路徑)—》收斂路由信息)

V1/V2版本的區別

  1. V1爲有類別路由(RIP v1, IGRP ,EGP),V2爲無類別路由(支持子網劃分,支持子網彙總,不支持超網)(無類別:RIP v2 ,EIGRP, OSPF, IS-IS, BGP)
  2. V1使用廣播 255.255.255.255(mac:全F)需要解封裝到4層,V2使用組播224.0.0.9(mac:專有的組播mac,識別能更快判斷是否爲自己)(在廣播域洪泛)
  3. V2支持手工認證

rip發包的包內容:

V1:可以看到目標mac全F,目標ip地址255.255.255.255,使用udp協議的520端口。同時可以看到傳遞的路由是有類別的見圖1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1:ripV1的報文內容

V2:組播的mac地址,224.0.0.9的組播地址,udp的520端口。同時可以看到傳遞的網絡是無類別的。見圖2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2:ripV2的報文內容

q1:rip採用異步週期更新機制的原因?
1.同步更新更新量大,容易造成網絡擁塞
2.rip剛發明出來的時候沒有使用(ospf這種協議一樣用hello(保活),ack包(確認)),而是直接採用週期(30s)發更新包來保活和確認。
由於其異步更新,很有可能導致網絡中某條路由斷掉而卻沒有及時告訴其他人而出環。
rip爲了防止環路,採用瞭如下機制。

RIP的防環機制

  1. 水平分割,也稱從此口進不從此口出,在直線型網絡中是爲了防環,在ma網絡中是爲了避免重複更新。分析圖見圖3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3:水平分割的作用
    &sp;

  2. 最大跳數—15跳,16跳不可達。最大跳數決定了其工作半徑,可能發明者知道這個協議並不適用於大型網絡,故給確定了工作半徑,同時使得其在一個小型網絡中工作,也減小出環的可能。

  3. 毒性逆轉水平分割,毒性:由於rip只有一個更新包,某網段斷了,不能告訴別人網段沒了,怎麼辦呢,那麼就將該網段加毒,把網段的跳數改爲16跳,作爲一條帶毒的路由信息,馬上告訴別人這條網段我能到,不過是16跳,別人一看,就知道者跳去不了了!,逆轉水平分割:A告訴B這個網段帶毒,去不了了,但A並不知道B收到了沒有,於是B要打破水平分割,將這條路由再發給A,成爲逆轉水平分割。如圖4.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4:毒性逆轉水平分割

  4. 抑制計時器,用於阻止定期更新的消息在不恰當的時間內重置一個已經壞掉的路由的工具。

cisco和huawei的rip區別

cisco:鄰居間共享路由信息時,除了使用水平分割機制外,並且鄰居間不共享直連路由。
huawei:鄰居共享路由時,水平分割的同時,傳直連路由,剛開始爲1跳,然後發現都存在,就都傳16跳,帶毒性,16跳在更新幾次後停止。
並且毒性逆轉水平分割,只存在毒性行爲,不存在逆轉行爲,幾個週期後停止發送。
具體情況可以根據抓包來查看。這裏抓包次數過多,不便於一一展示,大家可以自行抓包查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有幫助可以給個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