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的终极目标,就是这四个“解脱”

禅修的终极目标,就是这四个“解脱”




2019年3月17日,“当代禅人俱乐部”如期举行了“一日禅修”活动。早上9:00开始,同修们陆续来到萃辰天心书院,净手、更衣,焚香礼佛。

首先是坐香。第一支晨省香在印竹老师《禅坐入门引导》的音乐中进行,跟着老师的指引,放下外相,内敛精神,以清明的状态迎接这一天的禅修。

渐宗与顿宗之争


此次禅修重点分享的是《坛经》的第八、九品。在诵读完这两品后,老师提出了一个值得同修们认真探讨的话题:到底什么是顿渐?

《坛经》第八品开篇就把禅门南北二宗慧能与神秀两位禅门领袖,接引学人的教学方式分为渐修与顿悟两种风格,从而将两宗分别命名为渐宗与顿宗。

学人不解宗趣,只想将两宗分个高低,于是争端不断。其实,所谓顿、渐,无非是走向觉悟的不同方法。渐宗强调次第修行,更接近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门弟子比较习惯的修学方式。

而顿宗则为六祖慧能继承五祖法衣后,一种更活泼、更自在、也更需要学人夙愿根深的新教学方法,特点为直指人心,说千道万不离自性的心地法门。这对学佛的人,尤其是已经机缘成熟的学人犹如一道曙光,让他们看到觉悟不只循序渐进一条路,也无需经三大阿僧祇劫,只要心门一开,可以立即豁然洞见。

这对佛法的宣教无疑是革命性改变,也是对根基纯熟的学人的一种巨大的鼓舞。但对于一些已习惯固有模式,已处于修行舒适区的老修行们,则是无法容忍和接受的。

所以,顿、渐二宗的争斗直至两宗领袖人物圆寂仍未休止,这种情况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顿渐本不二


我们到底为什么学佛?像学佛这么神圣的事,只要执迷进去了,走得越久,也会离初心越远。所以六祖强调“不识本心,修法无益”,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人们的思维与行动,常会陷于两个极端的“边见”,实为顽疾。虽然顿宗开始也如一切新生事物面临的处境一样,一路遭遇扼杀,但在六祖睿智的接引下,屡有大证悟禅师涌现,并最终得到皇家认可,奠定了后期神会大禅南宗顿教的正统地位。但后来又因被追捧到无以复加而遭遇捧杀,直至衰落。

其实顿、渐本不二,在佛法的教授方法上,一直都是顿中有渐,渐中有顿,用顿教还是用渐教,全因学人。人有利顿,见有疾迟。

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理解顿、渐不二,印竹老师还特别与大家分享了几则禅门公案。禅门公案是禅门的案例教学,可以说是契入禅机获得证悟的证据,对于学禅很有借鉴价值。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公案,才有大慧宗臬对禅门的中兴及“活头禅”的参活头教学方式延用至今。一说到公案,同修们都来了兴致,纷纷进入参禅状态。具体公案在此不赘述。

从二元对立的思维中解脱

在《坛经》第八品中,南宗慧能又将在北宗神秀师那里根基已经纯熟的三位弟子接引过来。三位弟子,拜慧能为师的缘起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慧能与他们的一问一答也是随方解傅,没有定法。

但有一个宗旨是共同的,即无论用什么语言、什么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即把他们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惯性中解脱出来,将他们从过去心、未来心的意识流中拉回到现行意识流中,也就是让学人永远不要活在过去的经验中和回忆中,也不要活在对未来的期许与假想中。即便面对现行意识流也要紧紧盯住第一念,守护第一念,让第一念尽可能延长,成为主导我们语言与行为的最宝贵的心意识。

何为第一念?第一念即前念已落后念未升之前的那个当口,从自性中流淌而出还未及心智出来的分别的一直觉念。

训练直觉念也是禅修的重点。直觉念越强,心智的分别念就没机会雀占鸠巢。更多时候,如果不主动训练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念头多半就是被分别念主导了。直觉念常常无法显现,然我们的智慧之光常存于直觉念中,所以禅修除了是专注力训练,更是直觉力训练,让直觉主导意识是禅修第二阶段的目标。

但这个目标还不是终极目标。禅修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通过对自己心意识流的不断训练勘验,从时间中解脱出来,从空间中解脱出来,从因果轮回中解脱出来,从生死苦海中解脱出来,从而证得神通游戏三昧,性相如如,入世出世自在无碍。

在印竹老师的引导下,同修们对学习《坛经》产生了浓厚兴趣。《坛经》作为一部生命之书,它会颠覆我们以往很多对佛法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足以为我们提供另一种活法——不抑郁的活法。

饮申时茶,参禅门公案


中午,大家相互做了身体疗愈,接着进入大休息术状态,到了下午又变得神清气爽。在坐完一支香后,开始了最精彩的小参环节。

此时以至申时,到了一天中最佳的饮茶时间。窗外春光正好,草长莺飞,大家饶有兴致地打开自己的随身茶包,开始品茗参禅,分享禅修感受并对《坛经》现实指导案例也各自做了精彩分享。看着暖暖的夕辉从眼前一点点挪移,时间也仿佛被拉长了许多。此时的禅堂,洋溢着真诚与坦荡,温暖与感动。

真心的流露是对心灵最美的滋养。大家就这样相互滋养着,相信这份滋养也会贯穿萃辰天心书院“当代禅人俱乐部”2019年全年的修学中。

禅修是一门实证功夫,每一次修习都会产生新的感受和认知。转眼夜幕降临,还有更多的话题,就留待3月23日-27日“行愿峨眉 欢喜无厌”朝圣禅修训练营中去继续吧!

课后小试


印竹老师说:在这个世上没有一种探究能比探究生命意识现象更为有趣;没有一种认知比认知我们自己的意识活动更为重要;没有一种胜利比战胜自己的惯性思维模式更有成就感;没有一种解放比从二元对立中解脱出来更为畅快!

最后,印竹老师为大家留下了一道作业题:堪验自己的利他之心与执着之心的那种微妙的一念之差。

利他之心能让人产生以下行为:爱自己的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帮助亲戚朋友、同事下属,以及对社会感恩行善。

以上一切美德行为如果附加了条件,是有分别妄想的,即是因为怀有执着之心。

禅修是一门实修课,在过去的禅修实践中,印竹老师主要带领大家做了觉察情绪的训练。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进步与省察,尤其在学习《坛经》已接近尾声之时,希望大家能尝试让自己进一步挑战对思维意识的训练与堪验,从而逐步从超越二元对立,真正悟到不二法门的力量!


___________

出品:萃辰天心书院

官方微信:CCTX0428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解放公园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