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測試點

一、小程序的限制
目前小程序在UI、設計、樣式、頁面跳轉、消息大小等都有自己的限制,具體的限制可以查詢如下鏈接:https://github.com/iamxwk/Code-wiki/issues/18
1、數量限制:小程序一個應用只能同時打開5個頁面
2 、大小限制:小程序源碼打包後的大小限制爲1M,因此源碼中的圖片和icon和數據等都需要壓縮。

二、小程序的測試
1.權限測試
1)未授權微信登錄小程序
未授權時,一般使用一些業務功能的時候,都會彈出提醒:先授權再操作對應功能。or在提交數據到後臺的時候,會提示補充相關身份信息才能提交成功

2)已授權微信登錄小程序
授權微信訪問小程序,意味着自己的微信賬號可被小程序管理方所獲取,自動以微信的身份行使業務操作權限,比如諮詢、支付、數據查詢等

3)同一微信號在不同手機端登錄授權查看數據權限
同一微信號在不同手機微信端授權登錄同一小程序之後,所能查看的數據和操作的權限都應該是同步一致的

2.功能測試
1)按功能模塊測試
根據設計好的各個大類功能模塊劃分,然後再逐級細化,覆蓋到每個功能儘可能全面的測試點

2)按業務流程測試
小程序的業務,比如諮詢、支付、播放、查詢、下載。把各個功能點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業務流程來檢查;同一個業務,可能有不能的路徑來實現,每個路徑都需要覆蓋檢查

3)按數據流向測試
根據數據從某一端操作輸入和輸出流向,設計基於數據流的測試用例,輸出的數據也可能成爲另外一端的輸入,檢查輸入的數據是否按照代碼邏輯執行正確的輸出,是否數據發生異常(無法輸入;有輸入卻無任何輸出;輸出不正確;多餘的輸出其他信息…)

4)同一功能不同的入口有效性的檢查
小程序中在首頁、列表頁、詳細頁、其他的業務功能相關頁面,都有可能存在同一個功能的入口,如付費諮詢、免費諮詢業務中,可以直接從首頁進入付費諮詢入口,也可以通過免費諮詢入口再切換到付費諮詢入口。每一個入口路徑都需要覆蓋檢查

5)交互性檢查
一般而言,產生數據和功能交互變化的情況主要有這幾個分類:前臺<–>前臺、後臺<–>後臺、前臺<–>後臺。前臺從A1頁面提交的數據,可能需要在前臺A2頁面查看到,也會在對應後臺的B頁面查到記錄;後臺B1頁面修改or添加的數據,對應到前臺的A頁面產生交互變化,後臺本身的不同頁面之間也可能存在同一個數據的輸出值

3.兼容性測試
1)操作系統兼容性
爲什麼小程序會出現操作系統兼容性,因爲Android和ios系統上小程序的JavaScript腳本的執行環境不同。官方文檔中有說明,在開發工具上,小程序的js代碼時運行在nwjs中,在ios上是運行在JavaScriptCore中,在Android上是通過X5JSCore來解析的。正因爲腳本執行的環境不同,因此在開發工具上正常的小程序有可能在ios和Android系統上不符合預期。

2)屏幕兼容性測試
尤其是1rpx的像素經常在iphone7p上出現斷線的情況。

3)微信兼容性
小程序api庫的版本、微信版本號。

  1. 性能測試
    包括頁面的白屏時間,首屏時間,資源佔用,頁面渲染時間,幀率等等。

5.易用性測試
1)導航
定位到頁面某個模塊所在位置,回到頂部or底部,導航條的收展,導航標籤的文字是否容易理解

2)功能入口
重要且常用業務的功能入口,是否在比較顯眼的位置,業務操作過程是否便於大多數用戶使用和查看

3)上下層級進入&返回
首頁<–>列表頁、列表頁<–>詳細頁 、首頁<–>詳細頁。不同層級之間的進入和返回實現是否有相應按鍵易操作

4)字體、圖片、動態交互效果
字體:標籤、標題、內容、動態播放字體…
圖片:輪播圖、背景圖、封面圖、觸屏產生的交互圖…

三、注意事項
1、清除緩存

轉自:https://blog.csdn.net/qq_43475097/article/details/8465553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